【廣告】
不同企業(yè)產能表現不盡相同
不難看出,不同企業(yè)不同景況,產品對路的企業(yè)目前能力還顯不足,而產品不為接受的企業(yè),產能的確表現為過剩。另外,緊固件等基礎零部件行業(yè)要想節(jié)省材料上的開支,就得向技術投入,有了好的技術還可以為自己開拓更廣大的市場資源。同一個企業(yè)內部,有產品供不應求,也有產品銷售不暢。因此,對緊固件等基礎零部件產能問題不能一概而論,籠統地說產能過剩還是不過剩都有失偏頗,優(yōu)勝劣汰,推陳出新,是產業(yè)健康發(fā)展的標志。
與產能過剩,產品飽和相伴的是冷鐓鋼盤條持續(xù)走高,其實原材料走向是國際環(huán)境的影響,2004年以來,全球鐵礦石價格步步上揚,2005年,鐵礦石價格暴漲了71.5%,今年預計仍將上漲10%,現在常用的冷鐓鋼swrch35k上漲至3900~4400元噸,碳素鋼45#也上漲至3400~3800元噸,比上月上漲500~800元噸。4、仔細觀察當發(fā)現,敲擊后有微量的鐵銹從斷口處漏出時即可取M18的螺母套在堆焊的柱頭上并將兩者焊合。
螺紋標準件的產生
古代,螺紋為人類早發(fā)明的機械之一。人們用它提升重物、壓榨農作物、固定盔甲和測量距離。18世紀末,英國機器制造業(yè)興起,英國發(fā)明了絲杠車床、絲錐、板牙和泰勒螺紋量規(guī),為螺紋制造奠定了技術基礎。19世紀中期,英國和美國發(fā)布了寸制螺紋國家標準(英國的惠氏螺紋W;美國的國家螺紋N和布氏螺紋);高山標準件之鋼絲螺套的工作原理和特點鋼絲螺套是一種新型內螺紋緊固件,可嵌入金屬或非金屬材料上形成高強度、耐磨損具有互換性的標準螺紋,也可用于修復磨損或損壞的內螺紋孔。
19世紀末,以法國為首的歐洲五國聯合提出了米制螺紋標準件(普通螺紋M)。從此,螺紋標準件進入了英制、美制和米制螺紋三家抗衡時代。但就螺紋標準件的技術體系而言,它們基本上都采用了英國惠氏螺紋的技術體系,英國的惠氏螺紋是世界各種螺紋的祖先。
緊固件電鍍與熱浸鋅鍍
緊固件的電鍍是指將緊固件中需要被電鍍的部分浸入特定的水溶液中,水溶液里會含有一些沉積的金屬化合物,這樣在以電流通過水溶液后,溶液內的金屬物質析出并附著在緊固件的浸入部分上。緊固件的電鍍一般包括鍍鋅、銅、鎳、鉻、銅鎳合金等。
緊固件的熱浸鍍鋅是將碳鋼成分的緊固件浸入到熱度約為510℃的溶化鋅的鍍槽內,這樣緊固件表面上的鐵鋅合金會轉變?yōu)殁g化鋅,從而獲得表面處理效果。緊固件的熱浸鍍鋅處理價格要高于電鍍,約為每公斤1.5到2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