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
修剪
(1)灌木的養(yǎng)護修剪。應該使植物保持一個較為飽滿的圓球形,可以將植物的枝干進行內(nèi)部較高外部較低的修剪方式進行修剪,并使得各種叢生的枝杈能夠得到較為均衡的生長。對于種植時間較長的植物,可以將灌木的較老的樹枝進行修剪,并有規(guī)劃地對老的枝杈進行分批修剪,以便有新的樹枝能夠生長出來。但是對于一些需要栽培為高大形狀的大型樹木,則可以保留其較老的枝杈。對于一般的灌木,可以將其經(jīng)常長出在外面,不夠整齊的枝干進行修剪,已達到使灌木叢在形狀上保持整齊的效果。如果是一些有特殊造型需求的樹木,則可以不用進行修剪。在園林綠化中,對于殘留一些花朵或果實等植物,為了保證整個園林景觀的完整性和美觀性需要將其進行摘除和修剪,以減少這些不必要的部分對養(yǎng)分進行消耗。
(2)綠籬的修剪。在綠籬進行定植后,需要根據(jù)其具體的生長情況和設計需要的高度和形狀進行有效地修剪,為了使得枝葉能夠較快速地生長出新的枝葉來,一般可以將枝頭減去1/3左右,剪口的高度需要控制在10~5cm,不僅可以保證剪口不被暴露出來,同時還可以對綠籬進行有效的修剪。在對綠籬進行修剪時,需要注意將枝葉剪的整齊完整,不要出現(xiàn)高低不一等現(xiàn)象,以保證植物外形的美觀一般每年需要對植物進行2次及以上的修剪。
(3)落葉喬木的修剪。一般對于中間枝干較粗,主軸枝干較為顯著的植物,應盡可能地將植物的主要枝干的枝芽進行保留,如果這些主軸枝干的頂芽受到損傷,則可以選取該枝干上其余生長較為端正的枝芽進行替代,培育出新的主軸枝干。如果植物的主軸枝干并不明顯,則需要選取中心位置生長情況較良好,生長較直的枝干進行培育,將其培養(yǎng)為主軸枝干,已到達樹木之后能夠生長高大、形狀較好的效果。
具體養(yǎng)護管理質(zhì)量標準
1.樹木養(yǎng)護管理達到:生長勢好,無病蟲害,枝干健壯,樹冠完整美觀,分枝點、主、側(cè)枝分布均勻適宜。綠籬、黃楊球修剪整齊一致。
2.草坪養(yǎng)護管理達到:覆蓋率達到95%以上,基本無雜草,生長茂盛,顏色正常,平整美觀,每年修剪六次以上,無病蟲害。
原則全1面貫徹“預防為主,綜合防治”的方針,要掌握園林植物病蟲害發(fā)生規(guī)律,在預測、預報的指導下對可能發(fā)生的病蟲害做好預防。已經(jīng)發(fā)生的病蟲害要及時治理、防止蔓延成災,病蟲害發(fā)生率應控制在10%以下。病蟲害的藥1物防治要根據(jù)不同的樹種、病蟲害種類和具體環(huán)境條件,正確選用農(nóng)1藥種類、劑型、濃度和施用方法,使之既能充分發(fā)揮藥1效,又不產(chǎn)生藥害,減少對環(huán)境的污染。
噴藥應成霧狀,做到由內(nèi)向外、由上向下、葉面葉背噴藥均勻,不留空白。噴藥應在無風的晴天進行,陰雨或高溫炎熱的中午不宜噴藥。噴藥時要注意人和庭院飼養(yǎng)寵物的安全,噴藥范圍內(nèi)有魚池時要適當遮蓋后噴施。對藥械難以噴到頂端的高大樹木或蛀干害蟲,可采用樹干注射法防治施藥,要掌握有利時機,害蟲在孵化期或幼蟲三齡期以前施藥為有,真菌病害要在孢子萌發(fā)期或侵染初期施藥。挖除地下害蟲時,深度應在5~20cm以內(nèi),接近樹根時不能傷及根系。人工刮除樹木枝干上介殼蟲等蟲體,要徹底干凈,不得損傷枝條或枝干內(nèi)皮,刮除樹木枝干上的腐爛病害時,要將受害部位全部清除干凈,傷口要進行消毒并涂抹保護劑,刮落的蟲體和帶病的樹皮,要及時收集燒毀。
在栽培學中,常言道“種三管七”,綠化中種植的都是有生命的植物,不少單位在園林綠化時,往往規(guī)劃設計高標準,施工養(yǎng)護低水平,造成好景不長。在綠化養(yǎng)護管理上,要了解種植類型和各種品種的特特征與特性,關鍵抓好肥、水、病、蟲、剪五個方面的園林綠化養(yǎng)護管理工作。
草地養(yǎng)護原則是:均勻一致,純凈無雜,四季常綠。據(jù)資料介紹在一般管理水平情況下綠化草地(臺灣草)可按種植時間的長短劃分為四個階段。一是種植至長滿階段,指初植草地,種植至一年或全覆蓋(100%長滿無空地)階段,也叫長滿期。二是旺長階段,指植后2-5年,也叫旺長期。三是緩長階段,指植后6-10年,也叫緩長期。四是退化階段,指植后10-15年,也叫退化期。在較高的養(yǎng)護管理水平下草地退化期可推遲5-8年。連地針葉草的退化期比臺灣草遲3-5年,大葉草則早3-5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