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
除去系統(tǒng)中不需要的氣體,通常采用的方法是真空排氣、置換排氣或兩者結合。將體系抽到高真空可以將系統(tǒng)中的氣體全部排除。但是這個方法也有不足之處:體系不可能達到全真空,所以肯定會有部分氣體殘留,對于設備維護時殘留的有害氣體、無水無氧反應體系中殘留的水和氧,這是不能接受的;將整個體系拉到真空需要,尤其是高真空,需要較長的時間;受管阻影響,可能距泵的遠端的氣體無法抽干凈;高真空泵是個寶貝,不便宜,維護也不便宜。所以用的比較多的還是置換。通常反應釜用氮氣置換,有時也用ya氣。當然如果是檢修前,應該是氮氣置換工藝氣體,再空氣置換氮氣。
在投產之前,新建輸氣管道內存有空氣,直接用天然氣置換非常危險。即使中間用清管器隔離,但由于清管器本身的磨損、彎頭、高程以及推動的壓力、速度等影響,部分天然氣泄漏到清管器前與空氣混合,空氣中的天然氣含量達到5%~15%時,混合氣體就會處在危險范圍,所以直接用天然氣置換空氣的方法存在較大的安全隱患。利用氮氣作為置換氣體顯得安全可靠,它同時是較佳的干燥氣體,具有很高的吸水性,也適用于水壓試驗后的管道干燥。
管線隔離段氮氣置換的工作原理:在管線首站(起點)發(fā)球筒內,先放置一個(帶電子定位裝置的)清管器,向發(fā)球筒內注入氮氣,推動清管器前進,當?shù)獨膺M入管線長度達到5000~6000m時,在首站(起點)發(fā)球筒內放置第二個清管器,接著用天然氣推清管器前進,這種方法適用于前邊氮氣置換,后邊緊接著天然氣投產,如果不投產,管線兩端應封密
氮氣置換過程中,在各個檢測口處定時進行檢測,以確定氮氣置換進度,檢測時間根據(jù)現(xiàn)場情況確定。大容器吹掃可能會導致竄氣,吹掃可能掃不清整個容器,可同時在幾個放空口進行取樣測試以保證達到吹掃要求。末站內未進行置換部分設置明顯標志。用氮氣進行管道內空氣置換時,液態(tài)氮氣首先通過汽化器-加熱器-溫度表-臨時管線,然后進入主管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