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
既然漢服是由設計師所做出來的,那么設計師又是在哪學習技能的呢?我想這是大家比較感興趣的問題吧,下面重慶絲錦漢服給大家說說有哪些關于這方面的培訓學??梢赃x擇。
1.先了解都有哪些培訓學校是有開設漢服設計培訓班的;
2.進行漢服設計技能學習的時候要多去了解漢服的發(fā)展史,這樣才能夠賦予自己更多的想象力,有利于服裝設計過程中添加更多的元素在其中,也能使得一件漢服更具有代表性。
3.漢服設計對個人的技術要求比較高,所以很多人在學習的時候會與很多問題,但是這些都可以通過專業(yè)的老師指導下解決,而很多人也是因為這些才選擇了培訓學校來學習。
當然現在不管你是去學漢服設計,還是女裝設計,只要從事服裝設計相關工作的人都能夠有一個不錯的社會地位,這方面就業(yè)前景一直都很不錯,希望大家能正確的對待自己的選擇。
淺析關于漢服洗護的小技巧
1、用適量的洗衣液倒入清水,將漢服泡在水里大約15分鐘。(注意:如果衣服比較臟可以多泡一會)
2、衣服泡好以后用手把還有污漬的地方反復搓揉幾次,檢查一些污漬是否搓掉。對于頑固的污漬不要使用蠻力(尤其是真絲)。在頑固污漬上取一點洗衣液再搓揉幾次,如果污漬還洗不干凈就重復兩三次,基本都能洗掉。
3、漂洗,這一步很簡單,用清水把泡沫沖洗干凈就行了。
4、在洗完以后擰水時需要注意:
棉麻、亞麻布料的衣物容易皺,擰水時輕擰就行了,剩下的水分在晾曬的時候能借用它們把衣服攤平。
雪紡的布料比較有韌勁,三個字,隨便擰。
真絲的布料比較脆弱,輕輕擰,去去水就行了。
5、擰干了的漢服為了防止起皺,一個必不可少的環(huán)節(jié)就是抖一抖了。把皺皺的漢服抖平整,拉一拉。晾干后該平整的平整,該有垂感的有垂感。
【重慶絲錦漢服】淺談漢服與其它服裝的區(qū)別
與和服的區(qū)別:
日本和服是由中國的漢族服飾發(fā)展而來,所以在日本被稱為"吳服"和"唐衣",和服是西方人對吳服的稱謂。和服與漢服同源,有些相似,所以漢服往往被誤認為是和服。其實兩者是有明顯的區(qū)別,只要了解一下,就很容易辨別出來。
主要區(qū)別如下:
一、 整體風格不同:漢服飄逸灑脫,美在靈動。和服拘謹寧靜,美在端莊。
二、 裁剪制作不同:
1、前片:漢服前左片為整幅布、右片多為半幅布。和服前身左、右片都為半幅布。
2、領口:漢服交領是裁剪出來的。和服交領是按對襟裁剪,穿著時相交呈交領。
3、袖子:漢服廣袖線條柔和,袖口是開放的。和服振袖直線直角,下部縫合,后部敞開。
4、腰帶:漢服以博帶束腰。和服以布料圍腰。
5、衣裾:漢服衣裾較大,和服衣裾較窄,
6、緣邊:漢服袖口、衣領、衣裾都有緣邊;和服只有衣領有緣邊。
漢服和和服區(qū)別
與韓服的區(qū)別:
韓服是中國唐朝漢服與朝鮮半島古代的新羅王國時期的朝鮮民族本土服裝的融合,經過不斷“民族本土化”發(fā)展而成的服飾。
1.韓服上衣在裙外,V領,下裙加裙撐膨大;唐代齊胸襦裙上衣在裙內,對襟領,裙子自然下垂,即使穿了襯裙,也不會膨成韓服那樣。
2.漢服,左襟壓右襟,系于右腰側,從對面看來,呈“y”形。
韓服,左襟壓右襟,系于右腰側,從對面看來,呈短尾巴“y”形,特別是白色護領不夠長的,呈“v”字形(還有一種類似小“U”形)。
漢服中的“四大名繡”和“四大名錦”都是啥
下面,我們就說一下漢服中的“四大名繡”和“四大名錦”
四大名繡
在漢族傳統刺繡工藝品當中的,常常將產于中國中部湖南省的"湘繡",中國西部四川省的"蜀繡",產于中國南部廣東省的"粵繡"和產于中國東部江蘇省的"蘇繡"合稱為中國"四大名繡"。
蘇繡的歷史長達2000多年。蘇繡自古便以精細素雅著稱于世,其構圖簡練,主題突出,技巧精湛。僅以蘇繡所用較細的線以為一般人的肉眼所能看清楚為例,足見其精細之極。
湘繡是在吸收蘇繡和其它刺繡的優(yōu)長處發(fā)展而來的。湘繡使用不同顏色的線相互摻和,逐漸變化,色彩豐富飽滿,色調和諧。
粵繡構圖飽滿,繁而不亂,裝飾性強,色彩濃郁鮮艷,繡制平整光滑......
蜀繡以軟緞和彩絲為主要原料,針法多達100多種,充分發(fā)揮了手繡的特長,具有濃厚的地方風格。蜀繡題材大多為花鳥、走獸、蟲魚和人物等,品種除了繡屏之外,還有被面、枕套、靠墊、桌布、頭巾等等。
四大名繡之稱形成于十九世紀中葉,它的產生除了本身的藝術特點外,另一個重要原因就是繡品商業(yè)化的結果。由于市場需求和刺繡產地的不同,刺繡工藝品作為一種商品開始形成了各自的地方特色。而其中蘇、蜀、粵、湘四個地方的刺繡產品銷路尤廣,影響尤大,故有"四大名繡"之稱。
四大名錦
蜀錦
蜀 錦以桑蠶絲原料為經緯線,紋樣精美細膩、色彩艷麗,歷史可追溯至4000多年前,那時只有皇帝臣官才能尊享它“寸錦寸金”之美。
宋錦
宋錦指宋代發(fā)展起來的,以經線和緯線同時顯花的織錦,以宋代蘇州特色織錦而著稱,后以此為特色織出的錦又稱“宋式錦”“仿古宋錦”,現統稱為宋錦。
云錦
云錦是南京生產的以錦緞為主的各種提花絲織物的總稱,因其紋樣絢麗如天上的云霞而得名,被稱為“中國古代絲織工藝的一座里程碑”。
壯錦
壯錦是壯族織錦的簡稱,在壯族地區(qū)曾有“十月山城通火明,家家織錦到三更”的盛況。壯錦以五彩絲線和棉紗為原料,采用通經斷緯的工藝織造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