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
中國古代十大樂器
中國古代十大樂器-編鐘 中國古代十大樂器 中國古代大型打擊樂器,編鐘興起于西周,盛于春秋戰(zhàn)國直至秦漢。中國是制造和使用樂鐘早的國家。它用青銅鑄成,由大小不同的扁圓鐘按照音調(diào)高低的次序排列起來,懸掛在一個巨大的鐘架上,用丁字形的木錘和長形的棒分別敲打銅鐘,能發(fā)出不同的樂音,因為每個鐘的音調(diào)不同,按照音譜敲打,可以演奏出美妙的樂曲。引在木架上懸掛一組音調(diào)高低不同的銅鐘,由古代用小木槌敲打奏樂。
中國八類古典樂器,古簧管樂器
竽 中國八類古典樂器 竽,古簧管樂器,形似笙而較大,管數(shù)亦較多。戰(zhàn)國至漢代曾廣泛流傳。原三十六管,后減至二十三管,通高78厘米。竽斗、竽嘴木制,髹絳色漆。設二十二根管,系用直徑約0.8厘米的竹管刮制而成,者78厘米、者14厘米。分前后兩排插在竽斗上,每排十一根,用四至五道蔑箍加以固定。上端系一條絳色羅綺帶為飾,前排一根長竽管上端插有一個角質(zhì)的“塞”。此竽管及其相鄰一根長竽管下端都有兩個按音孔,靠近兩管內(nèi)側的竽斗上有兩圓孔。后排兩根長管也同此情形。參照1972年長沙馬王堆一號漢墓中出土的竽(明器)有二十二管,分前后兩排。推測它們可能是為折疊管而設置的。
樂器的界定,音樂界和樂器界有著不同的看法
對于樂器的界定,音樂界和樂器界有著不同的看法。音樂界定義的樂器僅僅指用于音樂的發(fā)聲器具,是狹義的樂器;而樂器界除了狹義的樂器之外,還將許多非音樂領域中的發(fā)聲器都歸為樂器。上音樂課時,老師彈奏的鋼琴是一種樂器;走在大街上,偶爾會看到路邊賣藝的盲人,他們拉奏的胡琴也是一種樂器。這些樂器都是用于音樂演奏或表演的,也就是狹義上的樂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