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
工作壓力較高時,增加O型圈膠料硬度的方法是增加炭黑的填充量,但填充量過高,混煉困難,并損害硫化膠基本物性,也使膠料易發(fā)生焦燒。在使用同種橡膠的情況下,如丁腈膠,為提高耐熱和耐油性能,降低壓縮變形,可采用過氧化物(如使用DCP)硫化體系或有效硫化體系(低硫高促)。這兩種硫化體系可生成較多的碳一碳鍵交聯結構和單硫鍵交聯結構,有效提高硫化膠的耐熱性和耐油性能,降低壓縮變形。
O型圈根據材料的壓縮應力發(fā)揮密封機能,再根據密封流體的壓力也可以發(fā)揮自封的效果。因為,在原則上是不考慮壓力的界限的,但實際上在O型圈的使用地方一定會產生間隙,由于密封對象流體的壓力,在那里O型圈就會無法維持貼合機能。(發(fā)生泄漏)
間隙超過界限的話(如圖)使用保護圈。保護圈與兩方的壓力相關聯時,在O型圈兩側安裝,與一方向的壓力相關時在與壓力相反的一側安裝一個。
保護圈的形狀中分為環(huán)狀、斜切型、螺旋形三個種類,從使用上的效果來看環(huán)狀型的,從安裝的點來看斜切型、螺旋型的較方便。
密封形式:軸用密封徑向安裝時,應使O型密封圈內徑與被密封直徑間的偏差盡可能小,對于孔用密封,應使其內徑等于或略小于溝槽直徑。軸向安裝時,還需考慮壓力方向,內部壓力時,O型密封圈外徑應比溝槽外徑大約1%~2%,外徑壓力時,應使O型密封圈內徑比比溝槽約小1%~3%。O型密封圈作低速旋轉運動及運行周期較短的旋轉軸密封,當圓周速度低于0.5m/s時,O型圈的選擇可按正常設計標準;當圓周速率大于0.5m/s時,需要考慮拉長的橡膠圈受熱后收縮的現象,應選擇密封圈使其內徑比被密封軸徑約大2%。
O型密封圈是一種常見的密封件,具有結構簡單、成本低廉、密封性能良好、安裝使用方便等特點,是一種具有很強適應性的密封件,其性能會直接影響設備的正常工作。而密封圈的尺寸公差,特別是截面直徑公差對設備的密封性能影響巨大。
工業(yè)上對密封圈的尺寸檢測主要是人工檢測。是將其套在圓錐量規(guī)上,利用重力自然落下,確定其內徑,再利用游標卡尺來確定其他的相關尺寸。這種檢測方法容易受密封圈彈性形變的影響,誤差較大,并且勞動強度高,檢測人員長時間工作,眼睛比較疲勞,容易出錯。
目前,針對這種檢測弊端國內外都提出了解決的辦法。如國外一些公司采用光學檢測系統,檢測密封圈的大小與質量,能達到極高的檢測速度與檢測精度,但它主要應用于高質量要求的密封件檢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