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
無線充電技術目前主要有三種較為的開放式協(xié)議標準,分別是PMA、Qi、A4WP,其中Qi標準是在智能手機中應用為廣泛,也頗具實用價值的無線充電標準。Qi標準是由WPC無線充電聯(lián)盟制定的,該組織成立于2008年,是由600多家公司會員組成的開放性的合作性的標準制定組織,旨在創(chuàng)造和促進市場廣泛采用與所有可再充電電子設備兼容的國際無線充電標準Qi。無線充電聯(lián)盟的標志是“Qi”——“Qi”意為“氣”,在亞洲哲學中代表“元氣”——一股無形的能量。
無線充電技術(Wireless charge technology )源于無線電能傳輸技術,可分為小功率無線充電和大功率無線充電兩種方式。而目前進入應用階段的大部分都是小功率無線充電,比如手機。小功率無線充電常采用電磁感應式,如對手機充電的Qi方式。大功率無線充電常采用諧振式(大部分電動汽車充電采用此方式),由供電設備(充電器)將能量傳送至用電的裝置,該裝置使用接收到的能量對電池充電,并同時供其本身運作之用。由于充電器與用電裝置之間以磁場傳送能量,兩者之間不用電線連接,因此充電器及用電的裝置都可以做到無導電接點外露。
無線充電技術是進入5G時代的催化劑,隨著AI 物聯(lián)網(wǎng) 大數(shù)據(jù)(big data)的普及,無線充電技術相較于“有線”時代,將極大程度解放人們對用電安全的顧慮,無線充電技術從長遠來看成本必將小于“有線”的成本,從用戶使用便捷度和用戶體驗度來說也將會更受到大眾的認可和肯定。隨著移動設備慢慢讓人類脫離了各種電線約束之后,無線充電技術,會從消費類產(chǎn)品變化到家用電器,越來越多的大型動能設備將成為下一個被無線充電技術“解放”的領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