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
法桐和雪松到底種植哪一種好?
法桐和雪松,各有優(yōu)劣點,其中法桐被園林界稱為“世界行道樹王”,是因為法桐生長速度快,在3到5年即可成蔭,且法桐樹葉大,遮陰效果好,制氧能力強,此外法桐可降低城市噪音10到30分貝,在法桐樹下,空氣濕度可增加50%至60%。
但是春夏之季,果毛飄落成了法桐受人詬病的缺點,早在20多年前就已開始對法桐動手術了,但因種種原因,果毛亂飛的問題一直未得到跟治,1995年至2000年,多條主干道上的約5萬株法桐進行了嫁接改造,飄絮現(xiàn)象得到一定緩解,不過并不是所有法桐都對嫁接手術那么適應。
雪松屬于常綠喬木,原產(chǎn)于喜馬拉雅山西部,上世紀20年代就開始引種到我國,目前在我國北方等一些城市多有栽植,雪松主干聳直,側(cè)枝平展,樹冠呈塔形,姿態(tài)雄偉,是世界出名的三大園林觀賞樹種之一,此外雪松對抗PM2.5的能力較強,它吃鉛和鋅的能力,在城市綠化樹種中名列前茅,國內(nèi)最先引種雪松的城市是南京,它也是南京的市樹,目前在中國北方的許多城市,還有漂亮的雪松景觀。
不過,雪松也有缺點,它是淺根系植物,容易倒伏砸傷行人,城市地下管線的鋪設,也會影響雪松生長,且雪松樹干分枝低、遮蔭效果不強
法桐的扦插處理方法
法桐學名懸鈴木,由于其生長迅速、耐修剪、成型快、遮陰效果好等優(yōu)點,備受人們喜愛。隨著城鎮(zhèn)建設的快速擴張,對法桐的需求也越來越大。積極開展法桐樹苗的繁育與推廣工作,對促進法桐產(chǎn)業(yè)發(fā)展和農(nóng)民增收具有重要意義。
1.扦插枝條的選擇及處理
扦插枝條的選取標準:從幼、壯年樹上采集當年生長健壯,節(jié)間距離較短的主軸枝或從根部萌生的當年生長健壯的萌芽條,也可采用當年扦插苗的枝干截取插條。
扦條采集時間:插條的采集應在晚秋法桐落葉后到冬前。采集過早,枝條的木質(zhì)化程度差,不易生根;采集過晚,扦條的貯存時間短,其愈傷組織不易產(chǎn)生,影響扦插成活率。
扦條的剪截:剪切插條的刀具要鋒利,插條切口應做到平滑不破皮不劈裂不傷害種芽。上剪口離插條上部芽1.5-2cm,剪口平齊,下剪口以斜形為好。剪截長度以15-18cm為宜,保留2個芽。插條截好后按粗細分級,100根1捆,芽向一致,以備貯藏。
2.扦條的窖藏
浸水處理:成捆的插條進行浸水處理是近年來在法桐繁育實踐中總結(jié)出的經(jīng)驗。浸水時間的長短對于以后法桐小苗成活率影響很大。一般適宜的浸水時間為36~48h。時間過短,種條吸水不足;時間過長,會在窖藏期間導致種條腐爛。浸水的目的是讓插條充分吸水保水,以保證扦插后至小苗生根成活前的水分供應。
插條的窖藏:在法桐小苗的扦插繁育過程中,種條的儲藏是至關重要的一個環(huán)節(jié)。儲藏的目的是讓種條在合適的濕度與溫度下,促進插條基部的細胞分裂,其重要征象是插條的底部有小米粒狀的新生組織出現(xiàn),基部明顯變粗。
貯藏窖應選在地勢稍高,利于排水之處,地窖深度以50-80cm為宜,長度視種條的多少而定。貯藏介質(zhì)以濕沙為佳,也可用濕潤的細黃土代替,介質(zhì)與種條的兩個端面應充分接觸,目的是讓種條充分保水保濕。
法桐在栽培過程中需要掌握哪些種植要求?
法桐是一個綠色植物樹種,也是在綠化過程中帶來整體景觀效果的品種。由于在種植栽培的過程中需要掌握的技巧越來越多,都是為了在高度生長和根部體系發(fā)育上越來越完善,才能夠成為了參天大樹的標準。因此,在栽培過程中具體要掌握哪些種植要求呢?
法桐苗木的挖掘或者整理,成為了品種的關鍵所在。在挖苗木的過程中還需要保留一些側(cè)根或者須子,只有這樣在進入到土壤中進行培育 的時候,才能夠迅速的與土壤融為一體,長起來就會迅速很多的。所以說,挖掘苗木方面都是要按照科學的栽培要求來完成才行。但是苗木挖好之后,要直接選擇草袋或者麻袋進行包裝,這樣在運輸過程中不會出現(xiàn)損壞或者傷害性的情況。
由于法桐自身是比較喜好陽光的,因此在栽培的位置和環(huán)境選擇上,盡量能夠充分的吸收光照。該樹種對土壤的要求并不是很高,只要光照強了之后,在成活率上也是會不斷的提高的。這在種植過程中還可以吸附很多的有害氣體,這樣對空氣質(zhì)量的提高也是很有幫助的。
每當法桐的病蟲害期到了之后,此時一定要適當?shù)娜ミM行澆水,對于捕殺蟲子的工作不僅要科學。而且能夠徹底的去消滅,不會對法桐樹種和根系部分造成致命性的傷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