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
此時天色漸黑,“知了猴”剛出洞不久,一般就在周圍地面上爬行,準備上樹,這時拿著手電筒在大樹下面找就可以了;(在樹比較集中,多亂草樹葉且人較少的地方可以到樹下停止動作,屏住呼吸,閉上眼,豎起耳朵,會聽到“知了猴”爬過樹葉的聲音此時“知了猴”都已爬上樹干,時間越晚爬得越高,20:00左右就有一人上下吧。這時需要用手電筒照著在樹干上找,帶根竹竿,這樣爬得高的“知了猴”也能夠到。21:00之后基本就很少了,德報君晚抓到21:30……讓那些“漏網(wǎng)的”繁殖下一代去吧…還有就是要隨身帶鹽水壺,把抓到的“知了猴”直接腌起來,
知了猴,學(xué)名為金蟬,有些地方又稱為“爬蚱”、“節(jié)令龜”等,關(guān)于怎么捉知了猴的事,估計問大家會有2種不同的觀點,一種是會說出幾種摸知了猴的技巧或方法,一種不會說出辦法,因為覺得知了猴的數(shù)量正在減少,大家不應(yīng)該去捉它,否則會加快它消失的速度,害怕以后就很少見到知了猴了,至于知了的叫聲也將會消失,這是一件很可怕的事情。知了猴在鉆出地面之前,會在地上先挖個小洞,方便它們觀察天氣及周圍環(huán)境情況。
在傍晚的時候,我們可以拿著鏟子,去找洞口來挖,這時候知了猴還未鉆出來,準備要鉆出來,用鏟子很容易挖出;如果你沒有帶鏟也可以拿一個樹枝伸進去,讓知了猴順著樹枝爬出來;或者用手摳,相信這些辦法,很多朋友都做過。
伏天到來時,知了猴開始從地下往外鉆。傍晚是知了猴集體出洞的時候,放眼望去,地上全是圓溜溜的小洞,這都是知了猴爬出來后留下的洞穴。摳知了猴需要火眼金睛,還需要一定的技巧。彎著腰沿著樹底轉(zhuǎn)圈,尋找類似螞蟻窩大小的洞口,然后拿手里的小細木棍朝著洞口戳。若是洞口越來越大,內(nèi)心免不了竊喜,忙蹲下身來,伸出食指小心地去摳。當感覺手指有異樣時,順勢一勾,一個肉嘟嘟的知了猴就被抓了出來。覺手指有異樣時,順勢一勾,一個肉嘟嘟的知了猴就被抓了出來。
有的洞穴太深,用手指摳不出來,就找一根粗點的木棍伸進洞口,知了猴就會順著木棍慢慢爬上來。也常常會被知了猴夾住手指,疼得呲牙咧嘴,哇哇直叫,卻樂此不疲。有的知了猴太精,不肯上鉤,我就用鏟子挖開洞穴,把躲在里面的知了猴逮個正著。
亂墳堆不建議去,不知道大家有沒有發(fā)現(xiàn)這樣一種現(xiàn)象,亂墳堆里的樹木,金蟬貌似還多一些,因此,有些人喜歡去那里尋找,雖然從科學(xué)角度來說,并沒有什么事,但是,有句話說得好,信則有不信則無,建議晚上還是不要去那里捉知了猴,去年就有朋友說,晚上去轉(zhuǎn)了一圈,第二天后背上有一個巴掌形狀的淤青,另外,筆者小時候也聽過捉知了猴遇到“鬼打墻”的情況,至于真假,無從考證,還是謹慎為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