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
捉知了沒有那么大難度,知了有2種一種是叫喚的(雄性),一種不叫喚的(雌性),通常來講會叫喚的知了比較傻很容易有的時候用手就能逮到,不叫換的非常聰明,經(jīng)常網(wǎng)還沒到身邊就飛了。知了道具:過去是姥姥用線織出來的網(wǎng),用個鐵絲圍個圈把織好的網(wǎng)穿在上面然后綁上竹竿,這種工具知了的幾率基本是90%以上,就連啞巴的知了也很少能逃脫。另一種就是用塑料袋穿在鐵圈上面綁上竹竿,這種幾率大概就是60%吧,那時候的塑料袋都是用家里用完的洗衣粉的袋子。
晚上的樹林里總是很熱鬧,勞累了一天的人們,趁著捉知了猴的休閑時間拉拉家常,樹林里手電光束變來變?nèi)?,也有不小心照到人身上的,哈哈一笑?哎呀嬸子,是你啊,怎么樣,照了幾只了?"幾只幾只了,互問互答,一陣陣歡聲笑語,捉知了猴更多的是樂趣,不是收獲多少。照知了猴,我是不太擅長的,因為會有過多的注意力放在腳下。大人們對于照知了猴很有心得,交錯的手電光束有點像燈光舞場,照知了猴也是需要技巧的,樹干一定要從上照到下,而且每一面都要照到,因為知了猴不一定爬到了樹干的哪兒了。
對于一些較大的洞口多為金蟬出土后廢棄的洞,千萬不可用手指探查,不然可能會摸到癩蛤蟆或者蛇。每根卵枝平均含有蟬卵100~200枚,然而終能長成的僅為10~30只。由于在同一卵枝上,所以基本上會在同一地方進入土中。加之金蟬在土中活動范圍較小,所可我們可以利用一個蟬洞來挖出整個老巢。找到一個蟬洞采用鐵锨順著挖,便可挖到與之相連的蟬洞,找到其他沒有出土的金蟬。挖巢是一個技術(shù)活,如果挖的過程中將蟬洞一不小心破壞了,便難以再找到與之相連的蟬洞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