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
標題
傳統(tǒng)避雷針可作為直徑10~12mm,避雷網(wǎng)和避雷帶應采用圓鋼或扁鋼制作;避雷線一般采用鍍鋅絞線。避雷網(wǎng)或避雷帶應沿屋面,屋面,屋檐及屋檐等易受雷擊部位敷設。避雷針是由雷電云電場引起的其畸變所吸引的,故又稱避雷針。接地裝置:傳統(tǒng)的方法是,互距5m采用長2.5m的規(guī)格為40×40×4mm三根鍍鋅角鋼打入地中并聯(lián),并與引下線連接。
對于一類,二類民用建筑,應有防止直擊雷和雷電波侵入的措施;對于三類民用建筑,應有防止雷電波沿低壓架空線路侵入的措施。至于需要防止直擊雷,應根據(jù)建筑物的環(huán)境和建筑物的高度和規(guī)模來判斷。一般施工15m以下的建筑物,由于高度不高,雷擊的可能性不大,故不必采取什么防雷措施,如工地的臨時設施如倉庫、辦公室和宿舍等。但要記得設滅火設施,以防雷擊或球形雷引起的火災。
二類防雷建筑物:重點保護的建筑物。的會堂、辦公建筑物、大型展覽和博覽建筑物、大型火車站和飛機場、館,檔案館、大型城市的重要給水泵房等特別重要的建筑物。注:飛機場不含停放飛機的露天場所和跑道。計算中心、國際通信樞紐等對國民經(jīng)濟有重要意義的建筑物。和大型體育館。制造、使用或貯存火及其制品的危險建筑物,且電火花不易引起或不致造成巨大破壞和人身傷亡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