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
經過多年的發(fā)展,模架生產行業(yè)已相當成熟。模具制造商除可按個別模具需求,購買訂造模架外,也可選擇標準化模架產品。 標準模架款式多元化,而且送貨時間較短,甚至即買即用,為模具制造商提供更高的彈性。 因此標準模架的普及性正不斷提高。
模架下模(后模)配置為內模件成型部分或原身成型部分。推出裝置(成品推板、頂針、司筒針、斜頂?shù)龋?。冷卻部分(運水孔)。固定裝置(撐頭、方鐵及針板導邊等)。
模架鋼多為中,高碳合金鋼,淬火后還有部分過冷奧氏體未轉變成馬氏體,保留在使用狀態(tài)中成為殘余奧氏體,影響使用性能。若置于零度以下繼續(xù)冷卻,能促使殘余奧氏體發(fā)生馬氏體轉變,
具體的預防方法可以分為兩點(1)淬火后冷處理之前將模架置于沸水中煮30—60min,可消除15%-25%淬火內應力并使殘余奧氏體穩(wěn)定化,再進行-60℃常規(guī)冷處理,或進行-120℃深冷處理,溫度愈低,殘余奧氏體轉變成馬氏體量愈多,但不可能全部轉變完,實驗表明,約有2%-5%殘余奧氏體保留下來,按需要保留少量殘余奧氏體可松馳應力,起緩沖作用,因殘余奧氏體又軟又韌,能部分吸收馬氏體化急劇膨脹能量,緩和相變應力;(2)冷處理完畢后取出模架投入熱水中升溫,可消除40%-60%冷處理應力,升溫至室溫后應及時回火,冷處理應力進一步消除,避免冷處理裂紋形成,獲得穩(wěn)定組織性能,確保模架產品存放和使用中不發(fā)生畸變。對于重載、高速磨損條件下服役的模具,要求模具鋼表面能形成薄而致密粘附性好的氧化膜,保持潤滑作用,減少模具和工件之間產生粘咬、焊合等熔融磨損,又能減少模具表面進行氧化造成氧化磨損。
是什么因素影響模架結構及模架系統(tǒng)?
1.確定分型面。分型面的位置要有利于模架加工,排氣、脫模及成型操作,塑料制件的表面質量等。
2.確定澆注系統(tǒng)(主澆道、分澆道及澆口的形狀、位置、大小)和排氣系統(tǒng)(排氣的方法、排氣槽位置、大小)。
3.選擇頂出方式(頂桿、頂管、推板、組合式頂出),決定側凹處理方法、抽芯方式。
4.決定冷卻、加熱方式及加熱冷卻溝槽的形狀、位置、加熱元件的安裝部位。
5.根據模架材料、強度計算或者經驗數(shù)據,確定模架零件厚度及外形尺寸,外形結構及所有連接、定位、導向件位置。
6.確定主要成型零件,結構件的結構形式。
7.模架各部分的強度要認真分析,計算成型零件工作尺寸。
從一定程度上講,非標模架的使用壽命取決于沖壓模具的結構設計是否合理。所以一般情況都需要用CNC立式加工中心進行快速鉆孔然后鏜孔,以達到精密度。因此,現(xiàn)代工業(yè)生產企業(yè)要想延長沖壓模具的使用壽命,就必須合理設計沖壓模具的結構。要想做好這一點,現(xiàn)代工業(yè)生產企業(yè)在設計沖壓模具的結構時,首先要盡可能地使各部分均勻受力,盡量避免出現(xiàn)內凹角、尖角和壁厚懸殊等結構。另外,還必須合理選擇沖壓模具的間隙,以此來確保沖壓產品的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