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
宋朝膏逐漸代替煎,基本沿襲唐代風格,用途日趨廣泛,如南宋《洪氏集驗方》收載的瓊玉膏,沿用至今,同時膏方中含有動物類藥的習慣也流傳下來,如《圣濟總錄》栝萎根膏,此時膏方兼有滋養(yǎng)的作用。
明清膏方更趨完善和成熟,表現(xiàn)為膏方的命名正規(guī)、制作規(guī)范,膏專指滋補類方劑,煎指水煎劑;數(shù)量大大增加,臨床運用更加廣泛。
濰坊韓氏本草堂有限公司供應各種膏方、中藥歡迎新老客戶來電咨詢,訂購!
膏方服藥劑量的多少,應根據(jù)膏方的性質(zhì)、疾病的輕重以及體質(zhì)強弱等情況而決定。一般每次服用膏方取常用湯匙1匙為準(約合15~20毫升)。
膏方分有毒和沒有毒、峻烈緩和的不同。一般性質(zhì)平和的膏方,用量可以稍大。凡有毒、峻烈的,用量宜小,并且應從小劑量開始,逐漸增加,以免或耗傷正氣。
輕病,膏方劑量不必過重;重病,膏方用量可適當增加。因為病輕藥重,藥力太過,反傷正氣;病重藥輕,藥力不足,往往貽誤病情。
患者體質(zhì)的強弱,性別的不同,在膏方劑量上也應有差別。老年人的膏方用藥量應小于壯年;體質(zhì)強的膏方用量,可重于體質(zhì)弱的;婦女膏方用藥量,一般應小于男子,而且婦女在經(jīng)期、孕期及產(chǎn)后,又應小于平時,但主要仍須從病情等各方面作周全考慮。
由于膏方用藥時間較長,盡管時值冬季為多,但遇暖冬時就要小心發(fā)生霉變了。一般情況下,多放在陰涼處,若放在冰箱冷藏更佳。若放在陰涼處而遇暖冬氣溫連日回升,應讓其隔水高溫蒸烊,但是忌直接將膏鍋放在火上燒烊,這樣就會造成鍋裂和底焦。同時增強身體自然排除毒性機能,是注重身體健康、希望控制體重和保持肌膚亮澤人士不可缺少的產(chǎn)品。在膏藥蒸烊后,一定要把蓋打開,直至完全冷卻,方可蓋好。切不可讓鍋蓋的水落在膏面上,否則過幾天就會出現(xiàn)霉點。在每天服用膏方時,應該放一個固定的湯匙,以免把水分帶進鍋罐里而造成發(fā)霉變質(zh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