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
中國磚雕是由東周瓦當,空心磚和漢代畫像磚發(fā)展而來。漢代畫像磚在是墓室預制構件的大型空心磚,它是在濕的泥坯上用印模各種圖案。北宋時形成磚雕,成為墓室壁面的裝飾品。在藝術形式上,磚雕遠近均可欣賞,具有完整的效果,在題材上,磚雕以龍鳳呈祥,和合二仙吉祥物,松柏,蘭花,竹,山茶,荷花,鯉魚等寓意吉祥和人們喜聞樂見的內容為主。在雕刻技術上,主要有陰刻,壓地隱起的淺浮雕,深浮雕,圓雕,鏤雕等。民間磚雕以實用和觀賞的角度出發(fā),形象簡練,風格渾厚,不盲目追求精巧和纖細,以保持建筑構件的堅固,能夠日曬雨淋。
許多人對磚雕的印象,仍然停留在明清時期建筑上的繁復裝飾。其實,磚雕從商周發(fā)展至今,已擁有幾千年的歷史。磚雕彩繪就是在磚雕上進行賦予顏色,讓本來清一色的磚雕色彩斑斕。根據磚雕中圖案本身的顏色進行涂繪,生動地展示圖案的特色。比如上圖這幅荷花圖,細膩的紋理,荷花栩栩如生,非常有立體的感覺,精美!
細心的你或許已經發(fā)現了,這幅圖案與上幅是同一磚雕圖案,不過彩繪顏色不同,所形成的風格也不同,給人不一樣的感覺。
清代,各地民間磚雕有了很大的發(fā)展,它們大多作為官吏、富豪、地主宅院的廳堂、大門、照壁、祠堂、戲臺、山墻等建筑的裝飾,雕刻精巧,有的陪襯以灰泥雕塑或鑲嵌瓷片,爭奇斗勝,富貴華麗。清代后期,磚雕趨向繁縟細巧,具有繪畫的藝術趣味。磚雕大多作為建筑構件或大門、照壁、廳堂、廊、院、門、窗、欄桿、屋脊、磚墻、梁架、神龕等墻面的裝飾。在藝術上,磚雕遠近均可觀賞,具有完整的效果;在題材上,磚雕飾紋廣泛,以龍鳳呈祥、和合二仙、劉海戲金蟾、三陽開泰、麒麟、獅子滾繡球、松柏、翠竹、菊花、荷花、鯉魚以及福、祿、壽、喜等吉語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