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
一般情況,鋼材中所含有的主要元素是鐵,微量的有益元素有碳元素、鉻元素、錳元素、鉬元素、鎳元素、硅元素、鎢元素、釩元素等,微量的有害元素主要是指磷元素、硫元素。而碳元素在鋼材中的作用是至關(guān)重要的,如果沒有含碳元素的鐵在化學(xué)中就稱為純鐵,他的硬度非常低,幾乎和見過的純銀一樣用牙齒輕輕一咬就是一個凹坑。
這樣的鐵也就稱不上是市面上的鋼材了,只有在化學(xué)實驗室才有可能用到這樣的純鐵。在市面上的不管是鋼板、型鋼、鋼管、造船鋼、橋梁鋼、軌道鋼還是球墨鑄鐵、灰鑄鐵等都是有一定的含碳量的,這樣鋼材就有了硬度有了韌性和強度。如果說鋼材是建筑行業(yè)的骨,那么碳元素就是鋼材中的骨。由此可見碳元素的重要性是所有元素?zé)o法替代的。
那么碳元素的含量多少對鋼材到底有哪些影響呢?為什么鐵和鋼有著不同的稱呼呢?其實鐵鋼所含有的元素基本一致,但是由于碳含量的微量變化,使得鋼和鐵在運用上有著一些明顯的強度、韌性、脆性的變化。鋼是這么定義的,就是指含碳量在0.0218%-2.11%之間的鐵碳合金叫做鋼材。
而鐵呢就是含碳量不在0.0218%-2.11%這個范圍的鐵碳合金。人們通常將鋼與鐵合稱為鋼鐵,為了保證鋼鐵的韌性和塑性,一般情況下所生產(chǎn)的鋼材的含碳量不超過1.7%的碳當量。 在鋼材中,碳元素的變化分的十分的細,通過的碳的微量變化,我們把鋼材又分為低碳鋼、中碳鋼和高碳鋼這3大類。
兩年以來,碳化硅在鑄造生產(chǎn)上的使用已經(jīng)比較多了,根據(jù)大家使用的情況來看,效果是比較好的,特別是熔煉中,增加石墨核心,提高球鐵的石墨球數(shù),改善灰鐵的石墨形態(tài)都非常有益。碳化硅的使用在國外比較廣泛,不管是電爐還是沖天爐,都加入此種物質(zhì)。
由于碳化硅的熔點很高,在2700度左右,那么在我們普通鑄造生產(chǎn)的爐子里面,不可能有這么高的溫度,所以說,在我們鑄造熔煉溫度下,碳化硅的溶解時熔融狀態(tài)逐漸分解的,擴散的,比較慢,所以在爐內(nèi)加入碳化硅的時間應(yīng)該比其他合金早一些,一般在爐料熔煉到爐內(nèi)三分之一到一半時加入,讓其有充分的溫度,時間條件去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