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
鋼筋桁架樓承板安裝方法
鋪設鋼筋桁架樓承板前,按圖紙所示的起始位置放置基準線,對準基準線,安裝塊板,將其支座豎筋與鋼梁點焊固定,再依次安裝其它板,在鋪設過程中每鋪設一跨板要進行按圖標注尺寸校對,若有偏差要及時調整。
樓板連接采用扣合方式,板與板之間的拉鉤連接應緊密,保證澆筑混凝土時不漏漿,同時注意排板方向要一致,桁架節(jié)點間距為200㎜,注意不同模板的橫向節(jié)點要對齊。
鋼柱角部、核心筒轉角處、梁面襯墊連接板等平面形狀變化處,可將板材兩端切割,切割前應對要切割的尺寸進行放線并檢查復核,切割后的板材端部仍需按照原來的要求焊接水平支座鋼筋和豎向支座鋼筋,若在節(jié)點中部切斷,腹桿鋼筋也需焊接在豎向鋼筋上,就位后方可進行安裝。
若跨間收尾處板寬不足576mm,可將板材沿鋼筋桁架長度方向切割,切割后板上應有一榀或二榀鋼筋桁架,不得將鋼筋桁架切斷。
鋼筋桁架應平行于鋼梁端部處,底模在鋼梁上的搭接不小于30mm,沿長度方向將鍍鋅鋼板與鋼梁點焊,焊接采用手工電弧焊,間距為300mm。
鋼筋桁架垂直于鋼梁端部處,板材端部的豎向鋼筋在鋼梁上的搭接長度應≥5d,且不能小于50mm,并應保證鍍鋅底模能搭接到鋼梁之上。
待鋪設一定面積后,應按設計要求設置樓板支座連接筋、加強筋及負筋等。
邊模板安裝時應拉線校直,調節(jié)適當后利用鋼筋一端與栓釘點焊,一端與邊模板點焊,將邊模固定,邊模板底部與鋼梁的上翼緣點焊間距為300mm。
若設計在樓板上要開洞口,施工應預留。應按設計要求設洞口邊加強筋,四周設 邊模板,待樓板混凝土達到設計強度后,方可切斷鋼筋桁架模板的鋼筋及底模。切割時宜從下往上切割,防止底模邊緣與澆注好的混凝土脫離,切割可采用機械切割或氧割進行。
剛筋桁架樓承板安裝好以后,禁止切斷鋼筋桁架上的任何鋼筋,若確需將鋼筋桁架裁斷,應采用相同型號的鋼筋將鋼筋桁架重新綁扎連接,并滿足設計要求的搭接長度。
鋼結構中樓承板的施工順序
平面順序:每層樓承板的鋪設應嚴格按照排板圖紙表示的鋪設方向施工,處理邊角部分。
立面順序:隨著主體結構的安裝順序,鋪設樓承板。為保證上層鋼結構安裝時人員操作安全和加快鋼結構施工速度,每節(jié)柱鋪設樓承板時,宜先鋪設頂層樓承板,然后按從下往上逐層鋪設下部各層樓承板。
安裝完樓承板后,再按鋼結構施工組織設計中的詳細要求焊接栓釘。
鋼筋桁架樓承板
混凝土工程
(1)混凝土澆筑,應符合《混凝土結構工程施工規(guī)范》GB50666和《混凝土工程施工質量驗收規(guī)范》GB 50204中的有關規(guī)定。
(2)混凝土澆筑前,應及時將樓承板底模板上的積灰和焊渣等雜物清理。
(3)澆筑混凝土時,不得對裝配式鋼筋桁架樓承板造成沖擊,不得將泵送混凝土管道支架直接支承在裝配式鋼筋桁架樓承板的模板上。傾倒混凝土時,應在正對鋼梁或立桿支撐的部位傾倒,傾倒范圍或傾倒混凝土造成的臨時堆積不得超過鋼梁或立桿支撐左右1/6板跨范圍內的樓承板上,并應迅速向四周攤開,避免堆積過高;嚴禁局部混凝土堆積高度超過0.3m,嚴禁在鋼梁與鋼梁(或立桿支撐)之間的樓承板跨中部位傾倒混凝土。
(4)施工縫處振搗時,應避免將已初凝的混凝土振裂。
(5)混凝土養(yǎng)護期間,樓板上不能集中堆物,以防影響鋼筋與混凝土的粘結,完成澆搗后必須停歇1~2天后方可進行下道工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