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
分程隔板失效的不利因素有:受隔板兩側壓差作用,在隔板內產(chǎn)生較大的彎曲應力。管箱受內壓,徑向膨脹,使得隔板受拉,在板內以及與筒體焊縫處產(chǎn)生較大的拉應力。管程入口與隔板程直角,介質進入管箱后直沖隔板,然后轉90度改變方向進入換熱管。隔板與筒體之間的焊縫缺陷、裂紋、咬邊等,焊縫焊腳高度太小,介質流動引起隔板振動及焊縫的間隙腐蝕,造成焊縫斷裂。隔板與筒體熱膨脹導致的溫差應力,特別是復合板設備,隔板一般選用不銹鋼與復層焊接。管箱平蓋是管箱的重要組成部分,不同的平蓋可以根據(jù)用途、材料耗費、方便清潔等方面進行選擇。管箱進出口溫差比較大時,產(chǎn)生不均勻的熱應力易導致隔板。隔板墊片密封力不夠,操作時溫度上升,受熱,螺栓松弛等不利因素,導致密封失效。
管殼式換熱器如何選擇走管程還是殼程?管程指介質流經(jīng)換熱器內的通道及與其相貫通的部分。 殼程系指介質流經(jīng)換熱管外的通道及與其相貫通的部分。這個涉及到管殼式換熱器流體選擇問題,主要依據(jù)有兩流體的操作壓力和溫度、可以利用的壓力降、結構和腐蝕性以及設備方面的考慮。兼做法蘭的固定管板,與設備法蘭的匹配問題在設計過程中,經(jīng)常會出現(xiàn)設備法蘭壓力等級的改動,而沒考慮到管板變動,可能會造成最終的兩法蘭的輪廓、螺栓孔中心圓直徑以及螺栓孔個數(shù)的不匹配,在設備制造過程中會造成很大的問題。
對管殼式換熱器,宜遵守以下原則:
1、高溫物流宜走管程,低溫物流宜走殼程。干凈的物流宜走殼程。而易產(chǎn)生堵、結垢的物流宜走管程。有腐蝕性的物流宜走管程,而無腐蝕性的物流宜走殼程。壓力較高的物流宜走管程,壓力較低的物流宜走殼程。在拆卸前需要先把保溫層拆除,需要進一步確認漏點的可用在堵頭處用氮氣臨時接管試漏,找出漏點后做標記。流速較低的物流宜走殼程,而流速較高的物流宜走管程。給熱系數(shù)較大的物流宜走管程,而給熱系數(shù)較低的物流宜走殼程。
2、換熱器的管道布置應方便操作和維修,并且不應妨礙操作和檢修通道的通行。帶有閥門和調節(jié)閥組的管道應靠近換熱器的操作通道布置。
3、在具體選擇時,上述原則經(jīng)常不能同時兼顧,會互相矛盾,這時要根據(jù)實際情況,抓住主要問題,作為選擇的依據(jù)。 而且不同換熱器考慮的問題也不一樣,比如U型管的,管程就不能走潔凈和易結垢的流體。
管殼式換熱器按結構可分為固定管板式、浮頭式、U型管式、填料函式、滑動管板式、板式、薄管板式等。接下來為大家介紹管殼式換熱器詳細的分類和各自特點。
1.固定管板式換熱器:結構簡單,承壓高,管程易清潔,可能產(chǎn)生較大熱應力;適用殼側介質清潔;管、殼溫差不大或大但殼側壓力不高。
2.浮頭式管殼式換熱器:結構復雜,無熱應力、管間和管內清洗方便,密封要求高。適用殼側結垢及大溫差。
3.U形管式管殼式換熱器:結構比較簡單,內層管不能更換;適用管內清潔、高溫高壓。
4.填料函式管殼式換熱器:結構簡單,管間和管內清洗方便,填料處易泄漏;適用4MPa以下,溫度受限制。
管殼式換熱器類型由于管內外流體的溫度不同,因之換熱器的殼體與管束的溫度也不同。如果兩溫度相差很大,換熱器內將產(chǎn)生很大熱應力,導致管子彎曲、斷裂,或從管板上拉脫 .因此,當管束與殼體溫度差超過50℃時,需采取適當補償措施,以消除或減少熱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