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
青少年心理咨詢
孩子的心聲:“其實,我是太想念奶奶了”
西西的奶奶剛剛去世,西西的家人都沉浸在悲傷之中,西西卻像沒事發(fā)生一樣,反而比以前更加頑皮了,偷吃拜祭奶奶的食物,在靈堂時大喊大叫,弄臟家具,還居然在客廳里大小便!簡直就是“無惡1不作”!爸爸媽媽火冒三丈!盡管他有自己的缺點,他自己也不愿意這樣,請不要讓他稚嫩的心背上沉重的壓力,請讓他懂得愛和寬容是無價的寶貝。孩子怎么這么不懂事啊!奶奶才剛剛去世,就這樣胡鬧了!于是,輕則擺起“包公臉”,批評孩子,讓孩子不再搗亂,重則舉起木棒。
其實,你們都錯怪孩子了!孩子只是想說:“奶奶,我太想念你了!”
因為奶奶在去世之前,就跟西西說過:“你真是氣死我了!做一件個性之外的事?lián)Q一套顏色鮮亮的衣服,去登山騎行,嘗試潛水,所有那些在你看來有些冒險的行為,都值得一做,無論結果如何,你至少可以為自己的勇敢而喝彩。”不久之后,奶奶就真的去世了,西西感到很害怕,覺得是自己氣死奶奶的!他感到深深的罪惡感,又不知道怎么告訴大人,所以他就變得更加頑皮,希望上天能懲罰他,將他一起帶走,帶到他奶奶身邊,或者惹火爸爸媽媽,讓爸爸媽媽責罰他,讓他愧疚的心好受一點。
合適的做法是:鼓勵西西將對奶奶的愧疚和懷念說出來,家長要耐心地傾聽,而且要清楚地告訴西西,奶奶的去世并不是他的錯,他沒有必要感到愧疚。另外,家長也要多陪伴西西,一起走過這個悲傷的時期。
易分心的孩子——幫孩子找到興趣
有一類容易分心的孩子很讓家長頭疼。這些孩子的注意力總是不集中,集中起來的時間也短,做事拖拉,家長總要不停地嘮叨、催促。
容易分心的孩子其實也有好處,他們遇到傷心難過的事情,很容易被安慰,不會讓大人覺得很崩潰。對于這類孩子,要盡可能減少讓他們分心的因素,避免干擾。同時,培養(yǎng)孩子的興趣,對喜歡的事情,這些孩子的注意力就會很集中。暴躁的孩子發(fā)脾氣會大哭、摔東西、踢人等等,而抑郁的孩子從不放聲哭,像林黛玉一樣,這是氣質的兩極。劉教授舉例說, 蛙王1菲爾普斯小時候就是個很容易分心的孩子,他的媽媽帶著他嘗試了很多,最后發(fā)現(xiàn)在游泳時,他能集中注意力很長時間。
規(guī)則從何而來
很多家長問我,要不要給孩子定規(guī)矩。
那我們需要看一下,真正的規(guī)則是怎么來的?比如今天來聽講座的人,有的人來晚了,ta即使想坐到前面來,也不會跟坐在前面的人說,“你起來,讓我坐”。為什么大部分人不會這樣做,因為這么做了你心里不高興,我心里也不高興。規(guī)則就是這么形成的,因為我能夠感受到你的感受,我們都是人,我們可以彼此感同身受。家長要注意,在做事情前,幫助孩子提前預熱,而且注意,不要老和其他孩子比較,傷害孩子的自尊心。
規(guī)則中很重要的一點是維護雙方的感受。規(guī)則只有在涉及兩個人的感受的時候,它才有意義。有的媽媽問我,ta的孩子都會刷牙了,還要她幫忙一起刷,這樣會不會養(yǎng)成孩子不獨立刷牙的壞習慣?!辈痪弥?奶奶就真的去世了,西西感到很害怕,覺得是自己氣死奶奶的。我問她和孩子一起刷牙的過程中,你們的感受是什么,她說都很開心啊,我說這有什么問題嗎?
孩子如果在遵守規(guī)矩中常常體驗到難受,那么很難保證ta日后能自覺遵守這個規(guī)則。如果這個規(guī)則讓孩子體驗到開心的感受,往往會有一個很好的結果。
有沒有世俗認為的好習慣不重要,好的感受很重要。
乖孩子是很可怕的,他們一生都在按父母的規(guī)矩做事,他們自認為做一個乖孩子就能體驗到被愛。當他們遇到一些挫折,再乖也沒人愛,對他們來說會是一個極大的沖擊。
每個靈魂降生到世界上,都有一個使命,這個使命不需要任何督促,只需要愛和自由,ta自然就會體驗。所以我相信只要有愛和自由,所有人都會越來越好。
孩子所有問題都是我們自己的投射和焦慮,所以真正的愛就是“I see you”,我看到了真實的你,而不是出于焦慮,出于潛在的恐懼看到的我想象投射的你,那并非真實的你。
如何讓孩子形成良好的安全感呢?
1、請不要把自己的辛苦和委屈發(fā)泄到孩子身上。
寬松的環(huán)境下長大的孩子才更容易懂得感恩,他的天真給你帶來的快樂會撫平你作為成人的辛酸。
2、請不要挖苦諷刺自己的孩子。
盡管他有自己的缺點,他自己也不愿意這樣,請不要讓他稚嫩的心背上沉重的壓力,請讓他懂得愛和寬容是無價的寶貝。你對別人的言行,他會不自覺的模仿,不要讓他小小的心里裝滿了敵意和反抗。
3、請不要在別人面前故意強調他的不足。
請相信古訓“人前教子”恰恰是錯誤的,他也有深深的自尊,即使全世界都拋棄了他,至少你的肯定就是他最溫暖的陽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