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
切削用量三要素是指切削深度、進給量和切削速度。
進給量的選擇:工件或工具每旋轉一周或往復一次,工件與工具在進給運動方向上的相對位移,單位為mm。切削深度選定之后,應進一步盡量選擇較大的進給量。進給量其合理數(shù)值的選擇應保證機床、刀具不致因切削力太大而損壞,切削力所造成的工件撓度不致超出工件精度允許的數(shù)值,表面粗糙度參數(shù)值不致太大。粗加工時,限制進給量的主要是切削力,半精加工和精加工時,限制進給量的主要是表面粗糙度。機械加工工藝規(guī)程的設計
機械加工工藝過程卡:用機械加工的方法,改變毛坯的形狀、尺寸和表面質量,使其成為零件的過程工藝文件。
零件的機械加工工藝過程是由許多工序組合而成。
工序是一個或一組工人,在一個工作場地或設備同時所完成的那一部分工藝過程。它是由單個或多個工步組成。
工步是加工表面、加工刀具和切削用量中的轉速和進給量保持不變的情況下完成的那部分工序。
加工順序的安排
1、按加工性質和作用不同,工藝過程一般分為粗加工、半精加工和精加工三個階段。劃分加工階段有以下作用:
1)避免毛坯內應力重新分布而影響加工精度。如鑄件、焊接件內應力釋放等;
2)避免粗加工時較大夾緊力和切削力所引起的彈性變形和熱變形影響加工精度。
3)可及時發(fā)現(xiàn)毛坯缺陷,避免不必要的損失。
4)合理使用機床,保持機床精度。
5)適應加工過程中熱處理的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