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紡布優(yōu)點:
1.質輕:以聚樹脂為主要生產原料,比重僅0.9,只有棉花的五分之三,具蓬松性,手感好。2.柔軟:由細纖維組成(2-3D)輕點狀熱熔粘結成型。成品柔軟度適中,具舒適感。3.撥水、透氣:聚切片不吸水,含水率零,成品撥水性佳,由100%纖維組成具多孔性,透氣性佳,易保持布面干爽、易洗滌。聚無紡布4. 無毒、無刺激性:產品采用符合FDA食品級原料生產,不含其他化學成分,性能穩(wěn)定,無毒、無異味,不刺激皮膚。5.、抗化學藥劑:聚屬化學鈍性物質,不蟲蛀,并能隔離存在液體內細菌及蟲類的侵蝕;、堿腐蝕、成品不因侵蝕而影響強度。6.性。制品具拔水性,不發(fā)霉,并能隔離存在液體內細菌及蟲類的侵蝕,不霉蛀。7.物性佳。由聚紡絲直接鋪成網熱粘結而成,制品強度較一般短纖產品為佳,強度無方向性,縱橫向強度相近。8.在環(huán)保方面,使用的大多數無紡布的原材料是聚,而塑料袋的原材料是聚乙烯,兩種物質雖然名字相似,但在化學結構上卻相差甚遠。聚乙烯的化學分子結構具有相當強的穩(wěn)定性,極難降解,所以塑料袋需要300年才可分解完畢;而聚的化學結構不牢固,分子鏈很容易就可斷裂,從而可以有效地降解,并且在無毒的形態(tài)中進入下一步環(huán)境循環(huán),一個無紡布購物袋在90天內就可以徹底分解。而且無紡布購物袋可重復使用10次以上,廢棄后對環(huán)境的污染度也只有塑料袋的10%。

無紡布生產和消費全球無紡布消費量在1983年時為80萬噸,而到1985年時增長到110萬噸,1988年為140萬噸,到了1998年,全球無紡布消費量達到240萬噸,預計到2005年,其消費量可達到370萬噸。用于各種紡織品的人造纖維消費量在1983年時為1690萬噸,到1988 年增長到2040萬噸,1998年達到了3040萬噸,預計到2005年,其消費量為3700萬噸,2007年可達到3830萬噸。人造纖維在無紡布生產中的消費增長率預計到2005年,其消費增長率可達到10%,到2007年時將達到10.4%。導致無紡布工業(yè)消耗增長如此之快的部分原因為中國、東南亞、拉丁美洲和中東地區(qū)的輔助工業(yè)的增加。

無紡布產品是利用化學纖維包括聚酯、聚酰胺、聚四氟乙烯(PTFE)、聚、碳纖維和玻璃纖維制成的衛(wèi)生用紡織品。包括一次性口罩、防護服、手術衣、隔離衣、實驗服,護士帽、手術帽、醫(yī)生帽、手術包、產婦包、急救包、尿布、枕套、床單、被套、鞋套等一次性耗材系列。與傳統(tǒng)的純棉機織紡織品相比,非織造織物具有對細菌、塵埃過濾性高、手術率低、消毒滅菌方便、易于與其它材料復合等特點。非織造產品作為用即棄的一次性用品,不僅使用便利,安全衛(wèi)生,還能有效地防止細菌和醫(yī)原性。在我國,用于衛(wèi)生產業(yè)的投資已達千億元以上,其中衛(wèi)生用品及材料總產值約達640億元,并向多樣化方向發(fā)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