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
與傳統(tǒng)的脫氮工藝(硝化和反硝化)不同,生態(tài)友好的厭氧氨氧化工藝能夠通過將亞作為電子受體將銨直接氧化成二氮而在氮循環(huán)中創(chuàng)造捷徑。但水力負荷過大,會對顆粒污泥造成剪切并會剝落未聚集細胞體的胞外多糖粘滯層而阻礙粘附聚集。水力負荷太低,會導致大量分散污泥過度生長,從而影響污泥的沉降性能,甚至會導致污泥膨脹。
因此,在啟動初期,應采用較小的水力負荷(0.05-0.1m3/㎡ ?h)使絮體污泥能夠相互粘結(jié),向集團化生長,有利于形成顆粒污泥的初生體。在過去的20年中,廢水生物處理領(lǐng)域理論研究和工程應用證明,固定化的活性污泥在水質(zhì)凈化方面比懸浮活性污泥更具有效率。微量元素對微生物良好的生長也有重要作用。其中Fe,Co,Ni,Zn等對提高污泥活性,促進顆粒污泥形成是有益的。
采用低濃度進水,結(jié)合逐步提高水力負荷的啟動方式有利于污泥顆?;_@是因為低濃度進水可以有效避免抑制性生化物質(zhì)的過度積累,同時較高的水力負荷可加強水力篩分作用。水力負荷太低,會導致大量分散污泥過度生長,從而影響污泥的沉降性能,甚至會導致污泥膨脹。厭氧顆粒污泥的沉降速度應保持在50 ~150 m/h之間;若沉降速度過快,說明污泥中的厭氧細菌比較少,鈣等無機成分比較多;沉降速度過慢,在上升流速較高或者受沖擊時,容易造成污泥流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