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
以下是剝線機的基本配件:
1. 進線輪:輸送線材及剝出線頭。剝線機在剝短線時既剝線頭又剝線尾(線長小于50mm),在剝線機剝中剝的時候除剝線頭外,還具備剝開中間幾處的功能。
2. 出線輪:為剝線機輸送線材及剝出線尾。(剝線機在剝短線時沒有作用,需使“出線輪抬起旋鈕”在“u”位置)
3. 進線輪間隙調節(jié)旋鈕:調節(jié)剝線機的進線輪間隙,往上旋動間隙增大,往下旋動間隙減?。ǜ鶕€材的粗細來調整)。
4. 剝線機進線輪壓力調節(jié)旋鈕:調節(jié)剝線機的進線輪壓力,拉出后順時針旋轉,進線輪壓力增大,拉出后逆時針旋轉,進線輪壓力減小。(根據線材的線皮強度來確定,即剝線皮的難易,難則壓力增大,易則壓力減?。?次數用完API KEY 超過次數限制
70年代中期--至今:需求動力:市場環(huán)境的變化,使多品種、中小批量生產中普遍性問題愈發(fā)嚴重,要求自動化技術向其廣度和深度發(fā)展,使其各相關技術高度綜合,發(fā)揮整體效能。主要特點:自70年代初期美國學者提出CIM概念至今,自動化領域已發(fā)生了巨大變化,其主要特點是:CIM已作為一種哲理、一種方法逐步為人們所接受;CIM也是一種實現集成的相應技術,把分散獨立的單元自動化技術集成為一個優(yōu)化的整體。所謂哲理,就是企業(yè)應根據需求來分析并克服現存的“瓶頸”,從而實現不斷提高實力、競爭力的思想策略
已形成完整的自動控制理論體系,這就是以傳遞函數為基礎的經典控制理論,它主要研究單輸入-單輸出,線形定常數系統的分析和設計。
自動化技術的深入發(fā)展,促進了單元技術的不斷綜合,以CIMS為代表的未來工廠自動化技術,正不斷顯示出其巨大的效益,以美國科學院根據對美國在CIMS方面較的五大公司的長期調查分析,認為采用先進自動化技術,如CIMS,可以獲得以下效益:
a.產品質量提高 200-500%
自動控制
b.生產率提高 40-70%
c.設備利用率提高 200-300%
d.生產周期縮短 30-60%
e.在制品減少 30-60%
f.工程設計費用減少 15-30%
g.人力費用減少 5-20%
h.提高工程師的工作能力 300-3500%
由此可見,自動化技術的應用,其效益明顯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