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
中國在園林中制造假山假樹始于秦漢,秦漢時的假山構石為山。由于魏晉南北朝山水詩和山水畫對園林創(chuàng)作的影響,唐宋時園林中建造假山之風大盛,出現(xiàn)了專門堆筑假山的能工巧匠。宋徽宗于政和七年,建艮岳于汴京,并命朱力用“花石綱”的名義搜羅江南奇花異石運往汴京,自此民間宅園賞石造山,蔚成風氣。明清兩代又在宋代的基礎上把假山技藝引向“一卷代山,一勺代水”的階段。明代的計成、張南陽,明清之交的張漣、清代的戈裕良等假山宗師從實踐和理論兩方面使假山藝術臻于完善。
水泥假樹景觀不受環(huán)境影響:現(xiàn)在的公共場所、辦公室大多室內光線不充足,因此在室內要種好一棵植物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但仿真假樹可輕易地達到此目的,仿真植物的色澤,可長時期保持鮮艷四季如一,不會像種植的花草那樣會衰敗干枯。 假樹的枝葉不腐爛,不需澆水,不滋生蚊蠅;仿真假樹不需要人工照看,可省去澆水、修剪、冶蟲等麻煩。
水泥假樹施工工藝流程:上色:上色在塑面水分未干透時進行,基本色調用顏料(氧化鐵顏料)和水泥加水拌勻,逐層灑染。在樹縫孔洞或陰角部位略灑稍深的色調,待塑面九成干時,在凹陷處灑上少許綠、黑或白色等大小、疏密不同的斑點,以增強立體感和自然感。面油:上色完成以后,采用顏料噴在已經(jīng)上色好的山體上。面油的目的有兩個,一是使上色完成后的假山更亮、更有神,二是可以避免顏色脫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