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
如今當下流行的健康食材:五谷雜糧養(yǎng)生粉已經(jīng)被大眾所熱衷,五谷雜糧養(yǎng)生粉選用的是五谷雜糧,從專業(yè)營養(yǎng)的角度分析,五谷雜糧養(yǎng)生粉是很健康的飲食。現(xiàn)代科學研究還發(fā)現(xiàn),在預防guanxinbing及gaoxueya上,以及養(yǎng)病期間贏弱體虛的人,燕麥是既便宜又上好的食補材料。五谷雜糧養(yǎng)生粉中的五谷雜糧可以為人體提供各種營養(yǎng)元素,使我們的身體更加健康。五谷雜糧養(yǎng)生粉的吃法也是有講究的,下面我們就一起來了解一下五谷雜糧養(yǎng)生粉如何食用才更健康。
首先,取3-4勺五谷雜糧養(yǎng)生粉放入容器中;
然后,先倒入適量冷開水攪拌至粉團完全融化散開;不要一開始就直接加入熱水攪拌,這樣五谷雜糧養(yǎng)生粉容易融化不開;
之后,再倒入熱開水由內(nèi)向外不斷攪拌成糊狀,以自己的喜好加入糖、牛奶或蜂蜜。
如果我們食用的五谷雜糧養(yǎng)生粉是生的,我們要先將它們放在鍋里煮熟之后再食用。
朱dan溪《丹溪心法》曰:“未病之前就注意治理,才真正懂得養(yǎng)生的道理。大多數(shù)青少年都希望自己有一頭烏黑光亮的頭發(fā),五谷雜糧在其中也起了作用?!薄吨芏Y天官疾醫(yī)》中亦論述道:“以五味、五谷、五藥養(yǎng)其病”。毫無疑問,五谷雜糧的確是現(xiàn)代人養(yǎng)生所不可缺乏的一環(huán),正所謂治bing不如防bing,平日能夠均衡攝取各種谷類、以粗糧代替細糧,才是真正的養(yǎng)生保健之道。下面帶大家了解一些五谷的作用與食法。
1、稻米
為五谷之首,是人類的主要的糧食,亦是人身體能量的來源,《本草食鑒》記載:“米飯,性甘溫、宜煮飯食、益血生津、補中養(yǎng)氣、填髓充饑、健脾養(yǎng)wei、調(diào)和五臟,不可一日或缺。護發(fā)無論是男性還是女性,擁有一頭烏發(fā)是自身一直追求的,但由于工作壓力的增大及身體臟器出現(xiàn)異常等原因,導致頭發(fā)出現(xiàn)tuo發(fā)及變白的現(xiàn)象,這是人們非??鄲赖?。”稻米能補脾、養(yǎng)wei、滋養(yǎng)、強壯,煮成粥具有補脾、和胃、qing肺的功能,對病后腸胃功能較弱者,尤其是口渴、煩熱之人適合食用。
2、糯米
質(zhì)黏柔、性甘溫、具補中yi氣之功。通過實踐總結(jié)我們可以發(fā)現(xiàn),日常飲食方面粗細比例以六si開為宜,因此合理的粗細糧搭配是很有必要的。《本草綱目》中提到,糯米,一治自汗不止。方法是:糯米、小麥麩同炒為末,每服3錢,米湯飲下。二治胎動不安,用糯米1兩,黃芪、各5錢、水1000ml,煎服。三治虛勞不足及營養(yǎng)不良、體力衰微,方法是將糯米放入豬肚內(nèi)蒸干,搗作丸子,每日服用。
3、玉蜀黍
即玉米,味甘性平,能調(diào)中開胃、li尿除濁,常用于或慢性shen炎水腫或高xue壓病的輔助zhi療。用法是以新鮮玉蜀黍根和葉45——90克干者18——36克,水煎,1日分2——3次溫服。
4、粟米
即小米,味甘、咸,性涼,有補虛損、健脾胃之功。小兒脾虛泄瀉、消化bu良,用粟米、淮山藥共研細末,煮糊加白糖適量喂之。產(chǎn)后體虛,用粟米、大棗煮粥,加紅糖食用。
5、小麥
性甘涼,具有養(yǎng)心an神、厚腸益脾之功?!拔骞纫藶轲B(yǎng),失豆則不良”,這一句言簡意賅的話,表達出了豐富的寓意。在醫(yī)圣張仲景的《金匱要略》中就有一帖zhu名的甘麥大棗湯。可zhi療因情緒抑郁或思慮過度、心脾元氣受損,導致神志不安、悲傷欲哭、呵欠不斷,以小麥zhi療可具良好效果。方法是用小麥1兩半,3錢,大棗10枚,水煎分3次服。
6、大麥
甘咸性涼,有和胃寬腸之功。當下的人們對于養(yǎng)生可謂是火熱,卻往往對身邊養(yǎng)生的事物視而不見,五谷雜糧對于養(yǎng)生的作用是很大的:核桃:中醫(yī)認為,核桃性溫味甘,具有補shen固精,溫肺定喘,消石利niao,潤腸通1便的功用。食管ai等所致吞咽困難,可用大麥面成稀糊狀后飲用,因其性滑膩、易下咽,能助胃氣、恢復體力。平日可飲用烘炒過的大麥放在開水中泡制成大麥茶,不但香氣誘人,在進食油膩食物后飲用大麥茶,還可以去油、解膩,達到健脾胃、助消化的作用。
7、蕎麥
味甘性涼,能降氣寬腸、消積開胃,用于腸胃積滯、慢性泄瀉、外用治水火tang傷等。李時珍在壯年之時,患肚腹微微作痛,食即瀉,瀉亦不多,一晝夜好多次,消瘦疲乏2個月,用消食化氣藥俱無效,有個seng人讓他用蕎麥面作飯,連食三四次即愈。
8、大豆
性甘涼,具有養(yǎng)心an神、厚腸益脾之功?!备吡幻字绪匪岬暮勘容^高,所以它不利于人們長期食用它,尤其是兒童正處在生長期。在醫(yī)圣張仲景的《金匱要略》中就有一帖zhu名的甘麥大棗湯。可zhi療因情緒抑郁或思慮過度、心脾元氣受損,導致神志不安、悲傷欲哭、呵欠不斷,以小麥zhi療可具良好效果。方法是用小麥1兩半,3錢,大棗10枚,水煎分3次服。
9、綠豆
味甘性寒,有清熱解du,消暑li尿,消癰腫,止渴下氣,益腸胃,除煩熱的作用。用解,如:烏頭、、農(nóng)yao中du、食物中du、酒精中du等,取綠豆120克,30克,加水煎湯,大量灌服,為臨床常用的中du解du劑。
10、核桃
又作胡桃。性甘溫,run肺益利腸、治shen虛腰痛。作為食療佳品,無論是配yao用,還是單獨生吃、水煮、作糖蘸、入菜,都有bu血養(yǎng)氣、補shen填精、平喘、run燥等良好功效。
11、薏仁
又作薏米,性味甘淡微寒,據(jù)《本草綱目》記載,薏仁有健脾、益胃、去feng濕等功效,還可使內(nèi)臟qi官健壯、皮膚嫩美。人們都認識到身體健康是重要的,所以平常就應(yīng)補充必須的營養(yǎng),把體質(zhì)基礎(chǔ)打好。皮膚粗糙、長青春痘或色澤較黑者,每天吃一些薏仁,約3個月后可見改善。薏仁還有增進人體水分的新陳代謝,可排除體內(nèi)多余的水分,中年婦女不妨多食以替代米飯,可以避免身材臃腫。
12、南瓜子
性甘平,古籍記載有殺蟲之功,其中含較高量的的鋅,具有預防前l(fā)ie腺肥大與改善排尿速度的功能。但需注意的是,因南瓜子含有脂肪油,若服食大量,每有食欲減退、腹瀉等fu作用,但會自行消失,而過量食用南瓜子亦會造成腹脹。
燕麥作為我們的五谷雜糧作物有很久的歷史了,如今它成為了全世界種植廣泛的作物之一。七寶美髯丹(《積善堂方》)以之與懷牛膝、菟絲1子、何首烏等品同用。公元前2000年,埃及就發(fā)現(xiàn)過早的燕麥,到公元779年,英國人在湖畔地區(qū)和蘇格蘭對燕麥進行大面積種植。后來,蘇格蘭yi民將燕麥和其他谷物傳入北美,燕麥開始在美國等國家廣泛種植。作為世界性栽培作物,燕麥在全世界五大洲42個國家栽培,在世界八大糧食作物中總產(chǎn)量居第五位。不過在此之前,燕麥作物有95%是作為動物飼料,也被人們認為是窮人才吃的食物,根本不起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