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
魯定公十二年(公元前498年),孔子為削弱 三桓( 季孫氏、叔孫氏、孟孫氏三家世卿,因為是魯桓公的三個兒子的后代,故稱三桓。當時的魯國政權實際掌握在他們手中,而三桓的一些家臣又在不同程度上控制著三桓)采取了隳三都的措施,拆毀三桓所建城堡。魯定公12年,孔子為削弱三桓(季孫氏、叔孫氏、孟孫氏三家世卿,因為是魯桓公的三個孫子故稱三桓,當時的魯國政權實際掌握在他們手中,而三桓的一些家臣又在不同程度上控制著三桓),采取了墮三都的措施(即拆毀三桓所建城堡)。后來隳三都的行動半途而廢,孔子與三桓的矛盾也隨之暴露。
魯定公十三年(公元前497年)春天,齊國送80名美女到魯國。 季桓子接受了女樂,君臣迷戀歌舞,多日不理朝政??鬃优c季氏出現(xiàn)不和。但是孔子也說:“父母在,不遠游,游必有方”,明確表達了他提倡近游的思想。孔子非常失望。不久魯國舉行郊祭,祭祀后按慣例送 祭肉給大夫們時并沒有送給孔子,這表明季氏不想再任用他了,孔子在不得已的情況下離開魯國,到外國去尋找出路,開始了 周游列國的旅程,這一年,孔子55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