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
按膠體吸附學說的觀點,并且實踐也證明,使用助留劑,不但可以減少細小纖維的流失,而且可以有效地提高填料留著率。助留劑的種類很多,常用的有:陽離子淀粉、礬土、聚丙希酰胺、泵乙烯亞安、膨潤土等。以生產字典紙為例,當鈦的用量為10%時,留著率只有40%,如加入聚丙希酰胺0.05%(對絕干漿)和2%礬土,調節(jié)pH值至6.0~7.0,則可提高鈦白的留著率至70%。
在低速紙機上,填料留著率一般為50~70%,高速紙機往往要低要得多。實踐指出,生產印刷紙,抄速為300m/min時的填料留著率只有抄速為70m/min時的65%。為此,需要用助留劑來幫助提高填料留著率。
助留劑在造紙中的作用
填料的粒徑大小、粒徑分布及填料粒子的聚集程度強烈地影響著填料的光學性質。研究發(fā)現, 當填料粒徑范圍較窄, 特別是填料在紙張中均勻分布時, 有助于提高光散射率。
理論上, 高反射系數的球形粒子粒徑為0.2~0.3um(相當于二分之一波長)時發(fā)生較大光散射低反射系數的填料粒徑更大(0.4~0.5um)時發(fā)生較大光散射。但實際填料粒子很少為球形。扁平狀的顆粒如高嶺土, 限制不透明度在其球形直徑為0.7~1.5um時獲得, 棱柱形的沉淀碳酸鈣。在其直徑為0.4~0.5um, 偏三角形在其當量直徑為0.9~1.5um時分別達到較大光散射。同時必須說明的是, 以粒徑為中心的粒徑分布范圍越穿時, 越有利于增加紙的不透明度。
在紙廠中, 使用助留劑有助于填料在紙中的留著,但同時會引起填料聚集,填料聚集對不透明度的不利影響。填料聚集可通過使用恰當的濕部添加劑尤其是助留劑和淀粉、優(yōu)化填料的添加方法和添加順序來控制。
助留劑在與其他的化學助劑如施膠劑和濕強劑一同使用時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在紙頁成形過程中,通過將更多的細小組分留著于纖維上,可以使這些化學助劑在添加后的數秒內滲透至纖維內部,以便在紙頁干燥過程中能夠發(fā)揮較大的化學活性。盡管這些助劑對纖維有強烈的黏附力,但是大部分助劑更易于吸附于漿料系統(tǒng)中的細小組分上,因此助劑的留著率遠低于100%。
近年來, 我國華東地區(qū)造紙發(fā)展的主要特點是建立新廠, 全部采用國外進口的大型高速造紙機而山東省造紙發(fā)展主要特點卻是在已有國產中小型造紙機的基礎上滾動前進。廣東省造紙工業(yè)依靠原料、管理和人才優(yōu)勢, 利用中小型造紙機創(chuàng)造出全國造紙行業(yè)好效益。
對于大型高速造紙機來說,助留劑是必須使用的濕部助劑,其重要性不言而喻。助留劑對于中小型造紙機來說也相當重要,廣東省許多造紙企業(yè)在中小型造紙機上應用助留劑, 已經取得了良好的經濟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