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
廢紙回收價的上漲加大了物流、快遞等行業(yè)的紙箱使用成本,同時也倒逼這些行業(yè)進行戰(zhàn)略轉型。
日前,蘇寧易購宣布將在“雙11”投放20萬個共享快遞盒;京東近期也推出循環(huán)包裝袋,以抽拉繩完成包裝袋密封。10月10日,中通、韻達兩大快遞巨頭相繼宣布漲價,瓦楞紙等原材料價格上漲,是公布的三大漲價原因之一。此外,阿里旗下的菜鳥物流則計劃將2017年“雙11”作為菜鳥綠色物流的次集中行動,在北京、上海、廣州、深圳、杭州等地,以及高校的菜鳥驛站整體啟動紙箱回收,消費者在收件拆包后,可以將紙箱留在驛站。
“紙箱漲價后,一個小型快遞紙箱的成本上漲了一倍,以前都會免費送給顧客,還會將回收的快遞箱低價送到廢品回收站,現(xiàn)在我都會盡量在顧客拆包后進行回收利用,這樣既避免了浪費又節(jié)約開支。”面對日漸上漲的廢舊紙箱價格,圓通快遞一個片區(qū)的負責人正在為節(jié)約成本籌劃著。
廢金屬回收會呈現(xiàn)出不同的價格的因素:
1、供求平衡,廣東是沿海地區(qū),進口的廢舊金屬也是較多的,據(jù)海關統(tǒng)計,廣東口岸2014年各類進口廢金屬接近250萬噸,而內陸地區(qū)的廢金屬大部分是本地貨源,貨源供應低于廣東地區(qū),因此品位相同的情況下內陸地區(qū)的市場實際交易價格會略高于廣東地區(qū)。
2、采購力度,據(jù)各地金屬制品廠商反映,開工率較高,而且對后市價格走勢較為樂觀的情況下,在采購力度上相對偏強,成交價格就會普遍高于市場上的平均報價;反之,市場成交量不大,開工率較低,在收貨時往往會壓低價格,故持貨商出貨就會顯得比較遲疑,成交很難有效達成,因此就會打壓價格從而拉低市場平均報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