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
善于觀察,于觀察的過程中學習物理。
觀察還必須目的明確。俗說“外行看熱鬧,內行看門道”,對于看到的現(xiàn)象,不應專注它的好看與新奇,而是應當找出這些現(xiàn)象后所隱藏的物理原因、物理規(guī)律。例如:紡錘型的圓錐滾輪沿V形軌道向上滾。我們不應被其表面現(xiàn)象所迷惑,滾輪放在斜軌下端是不會自動向上滾的。我們只要知道滾輪向上滾時,是不斷下降的,那么滾輪上坡的道理就會一下子明白了。另外,看到浮在水面上,應該與液體的表面張力聯(lián)系起來;生活中的用電器,電功率達到1000W的有:電爐,電熱水器,微波爐,空調??吹椒试砼萆衔孱伭幕y,應該與廣的干涉聯(lián)系起來……,只有這樣,我們觀察的目的才算達到了。
中考物理易錯知識點匯總
1.液體壓強跟液柱的粗細和形狀無關,只跟液體的深度有關。深度是指液面到液體內某一點的距離,不是高度。
固體壓強先運用F=G計算壓力,再運用P=F/S計算壓強,液體壓強先運用P=ρg h計算壓強,再運用F=PS計算壓力(注意單位,對于柱體則兩種方法可以通用)
2.托里拆利實驗柱的高度差和管子的粗細傾斜等因素無關,只跟當時的大氣壓有關。
3.浮力和深度無關,只跟物體浸在液體中的體積有關。浸沒時V排=V物,沒有浸沒時V排
求浮力要首先看物體的狀態(tài):若漂浮或懸浮則直接根據F浮 = G計算,若有彈簧測力計測可以根據F浮 = G-F拉計算,若知道密度和體積則根據 F浮=ρg v計算。
4.有力不一定做功。有力有距離,并且力距離要對應才做功。
5.簡單機械的機械效率不是固定不變的?;喗M的機械效率除了跟動滑輪的重力有關外還跟所提升物體的重力有關,物體越重,拉力也越大,機械效率越高,但動滑輪的重力不變。
6.物體勻速水平運動時,動能和勢能不一定不變。此時還要考慮物體的質量是否發(fā)生變化,例如灑水車,投救災物資的飛機。
7.機械能守恒時,動能大,勢能小。可以由容易分析的高度和形變大小先判斷勢能,再判斷動能的變化。
8.分子間的引力和斥力是同時存在,同時增大和減小。只是在不同的變化過程中,引力和斥力的變化快慢不一樣,導致后引力和斥力的大小不一樣,終表現(xiàn)為引力或斥力。
9.分子間引力和大氣壓力的區(qū)別:分子力凡是相互吸引的都是因為分子間有引力,但如果伴隨著空氣被排出或大氣壓強的變化則說明是大氣壓力。例:兩塊玻璃沾水后合在一起分不開是大氣壓力,水面上提起玻璃彈簧測力計示數變小是因為分子間有引力。
10.物體內能增大,溫度不一定升高(晶體熔化,液化沸騰);物體內能增加,不一定是熱傳遞(還可以是做功);物體吸熱,內能一定增加;物體吸 熱溫度不一定升高(晶體熔化,液體沸騰);物體溫度升高,內能不一定升高(還和物體的質量等因素有關);物體溫度升高,不一定是熱傳遞(還可以是做功)
初中物理補習需注意
1、必備的預習、上課做筆記、復習、練習、和總結五要素。初二新學物理,初三物理難度加大面臨中考,所以提前預習是非常有必要的,上課遇到不懂的問題要及時提出來,對于總結性的東西學會記錄。
2、掌握初中物理重點知識以及考點知識,讓每一堂課都有效率。知道每一節(jié)課的重點就能提高上課效率,課后以練習的方式鞏固所學知識點,經常性的總結做題方法和做題思路,得分重點了然于胸。
3、考點實驗例題進行層層剖析,掌握其分析思路。課本上的例題所包含的知識點是非常多的,一般課下的練習都是從課本中演變而成,學會分析物理現(xiàn)象,就能真正的掌握這個知識點,以后不管怎么變,都有跡可循。
電路的工作狀態(tài):1、通路:處處連通的電路;2、開路:某處斷開的電路;3、短路:用導線直接將電源的正負極連同;
串聯(lián)和并聯(lián)
1、把電路元件逐個順次連接起來的電路叫串聯(lián)電路;串聯(lián)電路特點:電流只有一條路徑;各用電器互相影響;
2、把電路元件并列連接起來的電路叫并聯(lián)電路;并聯(lián)電路特點:電流有多條路徑;各用電器互不影響;
3、常根據電流的流向判斷串、并聯(lián):從電源的正極開始,沿電流方向走一圈,回到負極,則為串聯(lián),若出現(xiàn)分支則為并聯(lián);
電路的連接方法
1、線路簡捷、不能出現(xiàn)交叉;
2、連出的實物圖中各元件的順序一定要與電路圖保持一致;3、一般從電源的正極起,順著電流方向,依次連接,直至回到電源的負極;4、并聯(lián)電路連接中,先串后并,先支路后干路,連接時找準節(jié)點。5、在連接電路前應將開關斷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