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
廣州大朗到莫斯科鐵路運輸--莫斯科中歐班列運輸線路
粵綏歐跨境鐵路運輸通道是以廣州為起點,把珠三角等發(fā)達地區(qū)的高新技術、高附加值產品運往歐洲,實現了國內生產市場和國外消費市場的快速對接。通過這條線路,將貨物運輸到綏芬河后,在綏芬河車站使用俄羅斯車輛直接裝運,到俄羅斯后無需二次換裝,可以為企業(yè)減免相關費用、節(jié)省運輸時間,為中方貨物運往俄羅斯和歐洲辟建一條新物流通道。
廣州大洋供應鏈有限公司專注于中國往返歐洲進出口鐵路整箱拼箱運輸,歐洲全境派送到門DDP服務,直達站點有德國漢堡,德國對斯堡,德國慕尼黑,德國紐倫堡,波蘭華沙,波蘭馬拉,意大利米蘭,法國巴黎,英國倫敦,荷蘭鹿特丹,匈牙利布達佩斯,捷克布拉格,烏克蘭基輔,俄羅斯莫斯科,白俄羅斯布列斯特,白俄羅斯明斯克。
廣州到俄羅斯中歐班列--莫斯科中歐班列運輸線路
和俄方之前的補貼政策看,補貼線路的起始點更加多樣化,直接按照集裝箱發(fā)放,計算更簡便、直觀、公開公正。其終形式可能是直接從以俄鐵為承運人的實際運費中減去相應的補貼額度來計算運費。目前,補貼范圍的進出點規(guī)范為 經由芬蘭進出俄羅斯、經由愛沙尼亞、拉脫維亞、白俄羅斯進出俄羅斯、經由滿洲里(后貝加爾斯克場站ZABAYKALSK)進出俄羅斯、經由綏芬河(格洛達克沃場站GRODEKOVO)、或者里海北岸屬于俄羅斯管轄的港口。
此外,對于經由波蘭、白俄羅斯、阿塞拜疆進入俄羅斯的班列(西向東的線路)也納入補貼范圍。此舉表明俄方鼓勵貨主、貨代和平臺公司將俄羅斯各個口岸作為換軌或入境地。補貼的實際執(zhí)行和發(fā)放人為俄鐵總公司(RZD OSJC), 表明俄方鼓勵貨主、貨代、平臺公司將班列在俄進內的承運人為俄鐵。目前,中歐班列年開行數目不到一萬列,三艘集裝箱班輪運量等于全中國班列公司忙一個月(2020年5月華爾街郵報這樣描述)。但是,當年均開行班列達到2萬列以上,且回程貨物和重載率都穩(wěn)步提高的條件下,圍繞中歐、中亞、中俄班列將形成產業(yè)集聚、人口集聚、資金集聚、科技集聚,將極大提高班列沿線國家和人民的福祉。
中國到莫斯科鐵路運輸--莫斯科中歐班列運輸線路
補貼退坡是中歐(俄)班列首先且必須要面對的問題。需要指出的是,即使今年上半年中歐班列發(fā)運列數超5000列,全年發(fā)運量有望破一萬列,中歐班列運輸量仍然只占中歐中俄間運輸總量的1.5%左右。無論從貨運量、貨值、貨源結構、海外合作程度來看,中歐班列仍處于初級發(fā)展階段,綜合體量還非常小,對中歐、中俄的雙邊貿易的貢獻率也較低。 為此,中俄兩國在國家、鐵路、海關層面應進一步加強協作,將目前兩國元首間的政治互信更多落到實處,在產能合作、基礎設施建設、相關市場開放、放寬過境貿易清單、海關數據互認等方面加強合作,不斷拓展中俄班列的貨源,不斷提升口岸通關效率,兩國鐵路部門應共同努力提升全程運輸數字化水平、提高班列服務流程透明度,以更好發(fā)揮中俄班列的陸路通道作用,為兩國經貿關系的進一步發(fā)展提供運輸保障。
從中歐班列的操作本身來說,也仍有不少可以進步的空間。如受制于目前兩國間不同的鐵路操作標準和技術規(guī)范(包括各類商品運輸規(guī)定、運輸車輛規(guī)格、環(huán)保標準等)、不同的海關體系(中俄兩國的海關編碼不盡相同),相對落后的鐵路計劃商定方式(仍然通過電報)以及不同語言造成的溝通障礙等因素,中歐班列仍面臨著整體運行效率較低、服務流程不透明以及相對繁瑣的操作。班列進入對方國家前不僅要進行物理上的換裝操作,還要進行較為繁瑣的單證審核和入境申報,這些都制約著中歐班列運行效率的進一步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