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
南陽吉華月季基地,位于月季之鄉(xiāng)——南陽,土地肥沃,氣候適宜,所繁育的月季種苗長勢強健,抗性強,適合我國南北不同氣候的地區(qū)!
吉華月季基地品種有:大花月季、樹狀(高桿)月季、豐花月季、切花月季、地被月季、藤本(爬藤)月季、微型月季、盆花月季等,長期供應(yīng)月季小苗!致力于現(xiàn)代月季的引種、繁育、發(fā)展,開發(fā)具有藥用、食用、茶用價值的月季品種,歡迎您的來電咨詢!
影響月季染色效果的因素是多方面的。如染色劑的性質(zhì)、染色液的濃度、染色的時間、溫度、花的開放程度和染色液的pH值等,而花的去葉與否對染色效果影響不明顯。
不同染色劑親合力不同。檸檬黃、胭脂紅、莧菜紅和亮藍適應(yīng)性較好,染色較快較好;葡萄紫和牛奶巧克力棕染色適應(yīng)性較差、時間較長、效果較差。
染色液的濃度和染色時間對染色效果具有較大影響。染色液的濃度高染色速度快但不均勻,易堵塞花的導(dǎo)管造成切花缺水而早衰;濃度低時染色較慢但比較均勻,色彩較為柔和。染色時間長效果比較明顯、均勻,但時間太長會導(dǎo)致染色過度,因此染色時間的長短應(yīng)根據(jù)染色劑的濃度而定。不同食用色素適宜的染色濃度和時間分別為亮藍(6克/升、5小時)、檸檬黃(6克/升、5小時),胭脂紅(9克/升、6小時)、莧菜紅(9克/升、6小時),葡萄紫(15克/升、8小時)、牛奶巧克力棕(20克/升、8小時)。
染色液的pH值對染色效果有一定的影響。檸檬黃、莧菜紅、葡萄紫和牛奶巧克力棕pH值為8.8-9.4之間,亮藍為6.6,胭脂紅為11。
溫度也是影響切花染色效果的重要因素之一。溫度高是染色效果較好。因為染色液是通過蒸騰作用被吸收的,溫度高時蒸騰作用旺盛,切花吸收染色液較快。染色溫度一般控制在20-30℃。
切花的開放程度與染色效果也有一定的關(guān)系,開放程度大染色速度相對要快些?;ㄖθト~與否對染色效果影響不明顯。
月季花繁殖新方法
月季花品種繁多,一年四季開花,花色很豐富,紅如涂朱、白似素玉、黃若綿緞、紫猶寶石,色澤鮮艷,異彩紛呈,是眾多花卉無可相比的。
月季繁殖使用水插法,成活率非常高。同時也會影響到樹狀月季價格,現(xiàn)將月季水插法繁殖方法介紹給喜歡月季花的朋友們,供參考。
月季花謝后,剪去殘花,讓花枝生長數(shù)日,待花枝上腋芽長粗壯些,積聚養(yǎng)分,然后剪下3個節(jié)的插條,將底層的葉柄去掉,用鋒利的刀片把底層芽被面削成斜面,立即插入已準備好的裝滿清潔水的瓶中,插條可插入水中1/3。為減少葉片的水分蒸發(fā),可剪去部分葉片。在避光的情況下,切口易長出新根,故要采用棕色瓶子。如無棕色的,可在瓶外包上一層黑塑料薄膜。插瓶放在朝南的窗臺上,不可直接曬太陽。
氣溫較高時,可每周換水一次。溫度在15-25℃時只需20天左右即可長根,幼根長到1-2厘米長,便可移栽在盆中。因幼根在水中生長,為使其適應(yīng)環(huán)境,開始移栽時每天澆水一次,以后逐漸減少。遮蔭一周后,可早晚見陽光,即可成活。
水插法的優(yōu)點是:方法簡單,成活率高,不受時間限制,花謝后就可剪插。
樹狀月季批發(fā)為什么要進行葉面施肥?
1.補充根部施肥的不足
當(dāng)作物出現(xiàn)根部施肥不便時,如在作物生長后期,根系活力衰敗,吸肥能力降低;或者當(dāng)土壤環(huán)境對作物生長不利時,如水分過多、干旱、土壤過酸、過堿,造成作物根系吸收受阻,而作物又需要迅速恢復(fù)生長,如果以根施方法不能及時滿足作物需要時,只有采取葉面噴施,才能迅速補充營養(yǎng),滿足作物生長發(fā)育的需要。
2.迅速補充營養(yǎng)
在作物生長過程中,作物已經(jīng)表現(xiàn)出某些營養(yǎng)元素缺乏癥,由于采用土壤施肥需要一定的時間養(yǎng)分才能被作物吸收,不能及時緩解作物的缺素癥狀。這時采用葉面施肥,則能使養(yǎng)分迅速通過葉片進入植物體,解決缺素的問題。
3.充分發(fā)揮肥效
某些肥料如磷、鐵、錳、銅、鋅肥等,如果作根施,易被土壤固定,影響施用效果,而采用葉面噴施就不會受土壤條件的限制。又如,一些果樹和其他深根系作物某些營養(yǎng)元素吸收量比較少,如果采用傳統(tǒng)的施肥方法難以施到根系吸收部位,也不能充分發(fā)揮其肥效,而葉面噴施則可取得較好的效果
4.經(jīng)濟合算
各種微量元素是作物生長發(fā)育過程中必不可少的營養(yǎng)物質(zhì),但施用量很少,例如鉬肥,每畝施用量僅幾十克,如果以根施方法則不易施勻。只有采取葉面噴施,才能達到經(jīng)濟有效。根據(jù)研究測算,一般作物在葉面噴施硼肥,對硼的利用率是基施的8.18倍。從經(jīng)濟效益上看,葉面噴施比根施要合算。
5.減輕對土壤的污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