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業(yè)生產可從礦石用干法制造;亦可以銅、鎳的硫化礦制取銅、鎳的生產過程中生成的副產物作為原料,用濕法冶煉制得。濕法把已提取鎳、銅后的殘留組分作為原料,加入王水進行抽提,過濾,向濾液中加入氨和鹽酸進行反應,生成氯鈀酸銨沉淀。經(jīng)精煉,過濾,把氯鈀酸銨用氫氣還原,制得約99.95%鈀成品??捎摄K金屬的自然合金分出 [1] 。

鈀在化學中主要做催化劑;鈀與釕、銥、銀、金、銅等熔成合金,可提高鈀的電阻率、硬度和強度,用于制造精密電阻、珠寶飾物等。而常見和有市場價值鈀金首飾的合金是鈀金。主要用于制催化劑,還用于制造材料、手表和器具等。相關產物編輯鈀金鉑族的一員,元素符號Pd,外觀與鉑相似,呈銀白色金屬光澤,色澤鮮明。比重12,輕于鉑,延展性強。熔點為1555℃,硬度4-4.5,比鉑稍硬。
化學性質較穩(wěn)定,不溶于有機酸、冷硫酸或鹽酸,但溶于和王水。常態(tài)下不易氧化和失去光澤。鈀是鉑系金屬之一。鉑系金屬包括釕、銠、鈀、鉑等。他們多數(shù)都比黃金貴,是金屬中典型的“之家 [2] 。鈀具有的物理與化學性能,耐高溫、耐腐蝕、耐磨損和具有極強的伸展性,在純度、稀有度及耐久度上,都可與鉑、金互相替代,無論單獨制作首飾——珍貴、純凈、永恒! 鈀是稀有的之一,地殼中的含量約為一億分之一,比黃金要稀少很多。

早的膠體鈀是Shipley發(fā)明 [7] ,由和氯化亞錫反應制備得到。膠體鈀顆粒的直徑在1-100nm之間,鈀顆粒的尺寸越小,催化活性越高,穩(wěn)定性越好。膠體鈀活化液特點是將敏化、活化集中在一種溶液的浸漬處理過程中同時完成。當鈀鉆孔、清洗后的覆銅箔浸入其中后,膠體態(tài)金屬鈀顆粒吸附在孔壁絕緣材料和銅箔表面形成催化層。在活化后的銅箔表面上,由于不存在可被置換取代的鈀離子,因而不會產生疏松的銅置換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