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
陽光的等效溫度為5,780開爾文,其熱輻射的頻譜中有一半是紅
陽光的等效溫度為5,780開爾文,其熱輻射的頻譜中有一半是紅外線。在海平面上,陽光在的輻照度是每平方米1 千瓦。其中有527瓦的能量是紅外線、445瓦是可見光,而32瓦的能量是紫外線。在地球表面,其溫度遠低于太陽的溫度,幾乎所有的熱輻射都是由不同頻率的紅外線組成。在這些天然的熱輻射源中,只有閃電及火熱到可以產生一些可見光,而火產生的紅外線比可見還要多。
在電磁光譜中,紅外線的頻率高于微波,低于紅光,因此得名“紅外
在電磁光譜中,紅外線的頻率高于微波,低于紅光,因此得名“紅外線”。根據加州理工學院的研究,紅外線的輻射波比可見光的輻射波要長。與可見光光譜相似,紅外輻射也有自己的波長范圍,從紫色(可見光波長)到紅色(波長)不等。較短的“近紅外”波,在電磁光譜上更接近可見光,不釋放任何可檢測的熱量,是電視遙控器用來切換頻道的。紅外輻射是熱量從一個地方轉移到另一個地方的三種方式之一,另外兩種是對流和傳導。
傳統(tǒng)檢測方法的弊端很多
傳統(tǒng)檢測方法的弊端很多,羅列如下:—大量人員手工檢測,一致性差,容易產生錯誤,—大多只能采用抽檢,人工全檢工作量相當大—人工無法持續(xù)保持一致的檢測效果—不同的檢測者之間存在差異—無法實現實時的流程控制機械系統(tǒng)檢測—局限性多,不靈活,笨重—無法快速完成全檢,—無法適應現代的質量控制和統(tǒng)計流程控制。利用光電視覺技術代替人眼視覺檢測:用高速工業(yè)相機快速攝取工件的影像信息,輸入PC上位機,通過一定的程式及算法進行處理分析,判別與標準之間差異,然后將結果輸出,統(tǒng)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