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
安裝門窗副框外墻防水處理:1)外墻必須按設計要求進行防水處理;2)面層應批彈性膩子,刷彈性涂料。3)吊頂、輕質隔墻質量控制4)吊桿間距應≤1000mm,距主龍骨端部不應大于300mm;吊桿長度大于1.5m時,應設置反支撐。吊桿應垂直不得斜拉。
5)明龍骨吊頂時,吊頂排版應預先進行設計,由中間向四周對稱排列,遇半塊時,應兩邊分別對稱。吊頂的燈位及噴灑應設置在板塊中間。6)石膏板的縱向應垂直通長覆面龍骨,相鄰板塊端部應錯開7)自攻螺釘與石膏板邊距離為10~15mm,自攻螺釘間距為150~170mm,但不應大于200mm;應采用自攻槍一次性垂直打入并緊固,螺釘頭埋入石膏板表面為1~2mm,釘帽應作防銹處理,并用石膏膩子抹平。8)板與板之間的縫隙寬度宜為3~5mm,采用專門的石膏膩子嵌縫,待嵌縫膩子基本干燥后,再貼抗拉強度高的接縫帶。9)吊頂與墻面交接處,應加壓條或留20㎜寬,15㎜深的凹槽10)吊頂與立管交接部位應加塑料管護口。
安裝門窗附框側壁收口施工流程:
門窗洞口收口一般可采用安裝完窗框先收口后完成窗戶安裝,也可以采取先安裝完整個窗戶后收口。一般為避免二次污染或破壞,新建房屋采取先收口后安裝完成窗戶的工藝,二次裝修采取先安裝完整個窗戶后收口工藝。
窗戶外口一般采用水泥砂漿或防水砂漿收口至窗框下口,內口一般采用水泥砂漿、石膏砂漿等抹灰指窗框下口;二次裝修時,如果窗戶內口為做窗套和窗臺板,窗口內口可用窗臺板和窗套收口;如果窗戶安裝時在洞口裝修面完成后安裝且裝修完成面質量偏差較小,窗戶安裝完成后洞口與門窗框的間隙能控制在5~8mm,可切除溢出窗框平面的多于發(fā)泡膠,內外口直接采用硅酮密封膠收口。注:本工序由其他專業(yè)施工人員完成。
存在問題:地下室砼結構的施工縫滲水。原因分析:
1)施工縫留設位置不當;
2)施工縫清理不凈,新舊混凝土未能很好結合;
3)鋼筋過密,混凝土搗實有困難。
預控措施或方法:
1)施工縫應按規(guī)定位置留設,墻面水平施工縫加止水條的形式防止?jié)B水,防水薄弱部位及底板上不應留設施工縫,墻板上如必須留設垂直施工縫時,應與變形縫相一致。
2)施工縫的留設、清理及新舊混凝土的接漿等應有統(tǒng)一部署,由專人認真細致地做好。
3)設計人員在確定鋼筋布置位置和墻體厚度時,應考慮方便施工,以保證工程質量。如發(fā)現施工縫滲水,可采用防水堵漏技術進行修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