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
楊樹秋冬季栽植,不僅拉長了楊樹的栽植期,有利于促進新栽苗的當年傷根愈合、生根及早春發(fā)芽,從而提高造林成活率。在土壤不的情況下,冬植楊樹,雖然栽培后樹木根系不能立即生長,但在初春土壤溫度回升以后,地下根系即可生長,等到氣溫達到樹木發(fā)芽所需溫度時,地下部分根系已完全恢復,進入新根生長期,地上部分也隨即迅速生長。除能提高成活率外,有些楊樹品種的生長量,明顯地高于春季栽植的生長量,如以一年生中林2025楊為例,其秋冬季栽植的樹木,生長量是春季栽植的1.8倍。
在不同種類的能夠給人類帶來經(jīng)濟利益的樹木中,楊樹是帶來利益較大的樹種之一。國內(nèi)的樹木業(yè)一直在不斷擴大,楊樹的栽培方法也在不斷的獲得改善。因楊樹的栽培方法逐漸更新,其方法涉及更多方面的技術支持,所以楊樹的病蟲害防治就顯得更為必要了。能夠就不同的環(huán)境采取不同的方法防蟲害是目前種植楊樹的工作人員都應該掌握的技術。要注意,栽培進來的楊樹苗不能直接接觸有施肥料的土壤,所以攪拌完后還需要加上一些未摻帶肥料的土壤。
應用土壤水分測定儀器分析人工林土壤水分狀況的研究較少。為此,該研究在智能滴灌和常規(guī)溝灌栽培下的楊樹人工林土壤內(nèi)布設土壤水分傳感器,采用智能對楊樹人工林整個生長季的土壤含水率進行實時監(jiān)測和數(shù)據(jù)采集,探索滴灌與溝灌栽培楊樹人工林的土壤水分時空動態(tài)變化及其年變化規(guī)律,以揭示滴灌栽培顯著促進林木生長的機理,為制定節(jié)水的精準灌溉制度提供科學依據(jù)。 于4—10月每月月底,對各試驗小區(qū)中的立木進行每木檢尺測量胸徑(D)和樹高,利用D與H的測量值,采用歐美楊二元材積公式:
苗木選擇:選擇生長健壯、無病蟲害、苗干通直圓滿、木質(zhì)化程度高的1年生或2年生壯苗。品種要按照適地適樹的原則選擇,可選春季栽植成活率低但生 長速度快且相對抗病蟲性強的丹紅楊、南林895楊,中潛三號楊,也可以選擇歐美107楊、108楊、中林46楊等。
二、圃地準備:在條件許可的情況下,先對造林地進行整地,再挖栽植穴。栽植穴要求至少50厘米(長)*50厘米(寬)*70厘米(深),回填時,將表土填埋在根系周圍。栽植前盡量縮短從起苗到栽植的時間,選用本地區(qū)生產(chǎn)的苗木,避免長距離運輸;栽植深度要在70厘米以上,這樣有利于吸收深層濕潤土壤中的水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