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
⑷建棚頭。在兩端的拱架下,插入4-6個支柱,將支柱與棚架綁在一起形成棚頭,在背風處棚頭中部設門,門寬0.7米,高約1.3-1.5米。為減輕風對膜的損壞,迎風的棚頭可采用逐步降低棚架高度的辦法過渡。
云南移動苗床廠家,昆明移動苗床建設,歡迎咨詢正規(guī)廠家。我們設計生產(chǎn)的移動苗床、溫室大棚具有造價低、使用壽命長、實用效果好、便于安裝和移動等優(yōu)點,歡迎來電咨詢。
3.基體建設:采用立柱型的蔬菜大棚要建設稱重后墻,墻體寬度不小于50公分。并設置專用的通風口。
4.搭拱架:采用鋼架體的蔬菜大棚不需要進行拱架搭設,采用竹竿或者是立柱型的蔬菜大棚要進行拱架搭設。要采用直徑超過2公分的均勻竹竿進行搭設,將竹竿大頭在插在后墻上,并將兩端進行固定。保持拱形一致,高度平衡一致。另一方面,建棚者把棚內(nèi)熟土堆砌墻體利用后,地表的是一層生土,有機質(zhì)含量低,土壤有益微生物匱乏,透氣性差,如果不加以改造,當季作物生長必受影響。并在拱形的較高點架設立柱進行支撐。
5.塑料薄膜鋪設:要選用透光好的塑料薄膜進行鋪設,以無滴膜或者紫光莫為首要選擇。在大棚的兩側要進行塑料深埋。深埋厚度不少于20公分。
誤區(qū)二:墻體內(nèi)外坡太陡
墻體內(nèi)外坡太陡是大棚建造過程中的一個細節(jié)問題。一些農(nóng)戶建造的大棚墻體內(nèi)外坡太陡,有的甚至無坡向,呈垂直墻體。據(jù)當?shù)剞r(nóng)戶講,大棚墻體建成帶坡向的,必然要多占用棚與棚之間的土地,棚內(nèi)的種植面積也減少了不少。一些農(nóng)戶建造的大棚墻體內(nèi)外坡太陡,有的甚至無坡向,呈垂直墻體。從占用土地多少考慮,農(nóng)戶的觀點有一定道理,但若從生產(chǎn)的角度考慮,棚墻體內(nèi)外坡太陡就顯得不合理了。
第二步:定“標尺”?!皹顺摺笔侵赣糜谄渌⒅裨O時參照的標準立柱。一般是以棚東西兩頭的立柱作為“標尺”。以在壽光建棚為例,假若大棚后墻內(nèi)高4.5米,可選用的各排立柱高度分別為:排加重立柱5.5米(偏北斜)、第二排加重立柱5.8米(直立)、第三排立柱5.5米(稍微偏南斜)、第四排立柱4.8米(偏南斜)、第五排立柱3.6米(偏南斜)。鋼架大棚使用壽命比較長,較長能夠使用達到25年,立柱型的蔬菜大棚能夠使用3-5年。前兩排之所以選擇加重立柱,是因為大棚建成后,該處將承受卷簾機和草苫的總重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