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
世界上一個真正意義上也是目前全球很大的人工浮島于2010年2月6日在韓國首爾亮相。其長約136米,寬約46米,高約3米,內(nèi)部有很多水池,可容納約1萬噸水。首爾的3座浮島同水上舞臺、盤浦大橋,誕生新的河岸景觀,集合水上活動、展示、表演等功能的人文空間,總面積接近2萬平方米,不僅是全世Viva界很大的浮島,也有舉世僅有的水上會議中心。 這個以鋼鐵制造的人工浮島名為Viva,重2500噸,面積3271平方米,大如足球場。
生態(tài)浮島技術是以可漂浮材料為基質或載體,將高等水生植物或陸生植物栽植到富營養(yǎng)化水域中,通過植物的根系吸收或吸附作用,削減水體中的氮、磷及有機污染物質,從而凈化水質的生物防治法,同時通過收獲植物的方法將水體中的富營養(yǎng)物質搬離水體,改善水質,創(chuàng)造良好的水環(huán)境。隨著人工浮島工程事例的不斷增加,經(jīng)驗也越來越多,在評價人工浮島的功能及效果方面已逐步從定性評價上升到定量評價的高度。目前一些文獻中出現(xiàn)的“生態(tài)浮島”、 “人工浮島”、“人工生物浮床”、“生物浮床”、 “浮床無土栽培”等均為相同或類似的概念。
.
固定:人工浮島的水下固定,既要保證浮島不被風浪帶走,還要保證在水位劇烈變動的情況下,能夠緩沖浮島和浮島之間的相互碰撞。17為了達到景觀、凈化水質與工程造價相融洽的目的,建議實施“水生植物挺水浮床”與“挺水與浮水相結合浮床”的方案。水下固定形式要視地基狀況而定,常用的有重量式、錨固式、杭式等。另外,為了緩解因水位變動引起的浮島間的相互碰撞,一般在浮島本體和水下固定端之間設置一個小型的浮子的做法比較多。也可以通過木樁將其固定。設計通過直徑150毫米,長度為4米的木樁對浮床進行固定,木樁浮出水面10-20cm,其余部分打入水中,作為固定。
生態(tài)浮床有凈化水質、美化水面景觀、提供水生生物棲息空間及進行環(huán)境教育等多種功能。南京華州綠化工程有限公司是擁有多項國家實用專利技術的,集開發(fā)、生產(chǎn)、銷售為一體的開發(fā)型企業(yè)。生態(tài)浮床技術較其他水體修復技術有明顯的優(yōu)越性:1.其很大的優(yōu)點就是直接利用水體水面面積,不另外占地。充分利用我國廣闊的水域面積,將景觀設計與水體修復相結合;2.可選作的浮床植物的種類較多,載體材料來源廣,成本低,多用抗yang化材質,無污染,耐腐蝕,經(jīng)久耐用;3.浮床的浮體結構新穎,形狀變化多樣,易于制作和搬運,不受水位限制,不會造成河道淤積;4.跟人工濕地相比,植物更容易栽培;5.生態(tài)浮床管理方便,只需要定期清理維護,極大程度上減少了人工資源,降低了維護成本和設備的運行費保養(yǎng)費。6.生態(tài)浮床凈化效果好。國內(nèi)、外研究結果表明,生態(tài)浮島與人工濕地在同等面積條件下,生態(tài)浮島的凈水效率比人工濕地高出70%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