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
三是容器內裝有大量的加熱管,管內熱介質為飽和蒸汽、導熱油或熱煙氣;四是容器床層的上界面布置進料口和溢流口,石膏從進料口進入,脫水后進入隔板的另一個區(qū)域到溢流口出料。
2.2.4 間接加熱設備主要特點
間接加熱設備的熱量都是通過物料與加熱管直接傳遞,物料對加熱管的沖刷,使加熱管表面的邊界層大部分消除,減少了傳熱熱阻,增強了換熱效率。
形成產品質量穩(wěn)定的另一原因是物料受熱均勻,煅燒中無死角,無生燒和過燒,連續(xù)化生產,可實現(xiàn)快速陳化目的。
利用干燥時形成的濕空氣分壓平衡結晶水逸出速度,形成合理的空氣濕度,使產品不過火,相成分轉變穩(wěn)定。
4. 生產,能耗低。
斯德煅燒爐突出特點是快速煅燒,生產,能耗低。在快速煅燒時物料的分解溫度比低溫慢速煅燒溫度低20~30℃,使能耗可節(jié)省15%左右。
二、常用煅燒方式及設備簡述:
1. 間接加熱方式:
1.1連續(xù)炒鍋:是帶有橫穿火管的直園形鍋體,由鍋外壁、鍋底及火管將熱量傳遞給鍋內二水石膏,并靠機械攪拌和石膏脫水所產生的水蒸汽及循環(huán)熱氣體的攪動,而呈現(xiàn)流態(tài)化狀態(tài),在此狀況下二水石膏脫水而成半水石膏,借助溢流原理連續(xù)出料。鍋內物料溫度在150℃左右,物料煅燒時間1~1.5小時。
1.3沸騰爐:立式直筒狀容器,在底部裝有一個氣體分布板,工作時使氣流從底部均勻進入床層,床層內裝有大量的加熱管,管內介質為飽和蒸汽或導熱油,石膏顆粒進入爐膛后,遇熱呈流態(tài)狀,同時熱量通過管壁傳遞給管外處于流態(tài)化的石膏粉,使之沸騰脫水分解。這一煅燒工藝是國內二十世紀八十年代為配合紙面石膏板生產自行研發(fā)制造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