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
在車間加工的過程中,切削液產(chǎn)品的應用需求是較為頻繁的。需要注意的是,這類產(chǎn)品的應用一定要注意基本的安全問題,因為需要直接接觸的關系其成分的組成必須要加以合理的分辨。
按照規(guī)定,企業(yè)必須根據(jù)相關要求做好環(huán)境保護以及廢水處理的工作,為員工提供一個安全健康的工作環(huán)境。因此,作為其中的一個重要內(nèi)容,切削液的合理選擇和使用規(guī)范也是必須加以強調(diào)的。
不同切削液產(chǎn)品因為生產(chǎn)廠家的不同,其特性以及使用要求也是不同的,這需要在具體的操作前加以仔細的閱讀才行。
切削液的作用
1.冷卻作用:它可以降低切削溫度,提高刀具耐用度和減小工件熱變形,保證加工質(zhì)量。一般的情況下,可降低切削溫度50~150℃。
2.潤滑作用:可以減小切屑與前刀面,工件與刀具后刀面的摩擦,以降低切削力,切削熱和限制積屑瘤和鱗刺的產(chǎn)生。對細菌和霉菌有一定抵抗能力,不易長霉及生物降解而導致發(fā)臭、變質(zhì)。一般的切削油在200℃左右就失去潤滑能力。如加入極壓添加劑,就可以在高溫(600~1000℃)、高壓(1470~1960MPa)條件下起潤滑作用。這種潤滑叫做極壓潤滑。
粗車:粗車時加工余量較大,因而切削深度和進給量都較大,切削阻力大,產(chǎn)生大量切削熱,刀具磨損也較嚴重,主要應選擇用以冷卻作用為主并具有一定清洗、潤滑和防銹作用的水基切削液,將切削熱及時帶走,降低切削溫度,從而提高刀具耐用度,一般選用極壓乳化液效果更好。冷卻高水基切削液在常規(guī)使用狀態(tài)時的含水量95%以上,磨削時含水量在97%以上。極壓乳化液除冷卻性能好之外,還具備良好的極壓潤滑性,可明顯延具使用壽命,提高切削效率,使用水基切削液要注意機床導軌面的保養(yǎng),下班前要將工作臺上的切削液擦干,涂上潤滑油。
19世紀80年代,美國科學家就已首先進行了切削液的評價工作。 F·W·Taylor發(fā)現(xiàn)并闡明了使用泵供給碳酸鈉水溶液可使切削速度提高對30%~ 40%的現(xiàn)象和機理。市場上很多的切削液成分對人體皮膚的刺激嚴重,造成手部皮膚發(fā)紅,瘙1癢,接觸性皮炎和蛻皮。針對當時使用的刀具材料是碳素工具鋼,切削液的主要作用是冷卻,故提出"冷卻劑"一詞。從那時起,人們把切削液稱為冷卻潤滑液。油基切削液的潤滑性能較好,冷卻效果較差。水基切削液與油基切削液相比潤滑性能相對較差,冷卻效果較好。慢速切削要求切削液的潤滑性要強,一般來說,切削速度低于30m/min時使用切削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