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
矮牽牛園藝品種多,按植株性狀分有:高性種、矮性種、叢生種、匍匐種、直立種;按花型分有:大花(10~15㎝以上)、小花、波狀、鋸齒狀、重瓣、單瓣;按花色分有:紫紅、鮮紅、桃紅、純白、肉色及多種帶條紋品種(紅底白條紋、淡藍底紅脈紋、桃紅底白斑條等)。商業(yè)上常根據(jù)花的大小以及重瓣性將矮牽牛分為大花單瓣類、豐花單瓣類、多花單瓣類、大花重瓣類、重瓣豐花類、重瓣多花類和其他類型(不屬于以上類型的均歸為其他類型)花期5~7月。
矮牽牛茄科,碧冬茄屬。又稱碧冬茄。多年生草本,常作一二年生栽培,高20-45厘米;莖匍地生長,被有粘質(zhì)柔毛;葉質(zhì)柔軟,卵形,全緣,互生,上部葉對生;花單生,呈漏斗狀,重瓣花球形,花色有白、紅、紫、藍、黃等,屬長日照植物,生長期要求陽光充足,在正常的光照條件下,從播種至開花約需100天左右。冬季大棚內(nèi)栽培矮牽牛時,在低溫短日照條件下,莖葉生長很茂盛,但著花很難,當春季進入長日照下,很快就從莖葉頂端分化花蕾。
矮牽牛在長江中下游地區(qū)保護地條件下,一年四季均可播種育苗,因一般花期控制在五一、國慶,所以播種時間秋播在10~11月,春播在6~7月。播種前裝好介質(zhì),澆透水,播后細噴霧濕潤種子,種子不能覆蓋任何介質(zhì),否則會影響發(fā)芽。播后保持介質(zhì)溫度22~24℃,4~7天出苗。一對真葉出現(xiàn)后施50×10- 6濃度的氮肥液,并注意通風,種苗也可逐漸見光。種苗出現(xiàn)2~3對真葉時,介質(zhì)溫度可降低到18~20℃,每隔7~10天,施0.1%尿素液或氮磷鉀15 -15-15的0.1%的復合肥液。此階段仍應(yīng)注意通風,防止病害產(chǎn)生,每隔1周左右噴施百菌清或托布津800~1000倍液。當植株出現(xiàn)3對真葉時,根系已完好形成,溫度、濕度、施肥要求同前,仍要注意通風、防病工作。
矮牽牛這種花喜溫暖和陽光充足的環(huán)境。不耐霜凍,怕雨澇。它生長適溫為13~18℃,冬季溫度在4~10℃,如低于4℃,植株生長停止。
花大而多,開花繁盛,花期長,色彩豐富,是優(yōu)良的花壇和種植缽花卉,也可自然式叢植,還可作為切花。氣候適宜或溫室栽培可四季開花。可以廣泛用于花壇布置,花槽配置,景點擺設(shè),窗臺點綴,家庭裝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