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
櫻花可播種,扦插與嫁接繁殖。有結實櫻花種子采后就播,不宜干燥。因種 子有休眠或經沙藏于次年春播,以培育實生苗作嫁接之用。扦插在春季用一年生 硬枝,夏季用當年生嫩枝。扦插可用NAA處理,苗床需遮陰保濕與通氣良好的 介質才有高的成活率。因櫻花多數種類不會結實,因此,嫁接可用單瓣櫻花 (P. pseudocerrasus)或山櫻桃作站木,于3月下旬切接或8月下旬芽接均可。 接活后經3?4年的培育,可出圃栽種。櫻花也可髙枝換頭嫁接,將削奵的接穗 用劈接法插入砧木,用塑料袋纏緊,套上塑料袋以保溫防護,成活率髙,可用來 更換新品種。櫻花是落葉喬木,性喜陽、耐寒、耐旱,忌鹽堿,適宜在疏松肥沃、排水良好的土壤生長,花期怕風,萌羹力強且生長迅速。
櫻花繁殖多用嫁接法,嫁接主要是用芽接和枝接。砧木主要用櫻桃,也可用大山櫻、桃、杏等實生苗。若用櫻桃作砧木,采收櫻桃后,去肉,洗凈,不能晾干,用濕沙層積起來,如果種子干燥,將影響發(fā)芽率。第二年早春播種,粗壯的播種苗到秋季便可用作芽接的砧木。芽接活后,不要剪去枝梢,待第二年早春萌芽前在離接芽上端2厘米處剪去砧木,促使接芽萌發(fā)生長。枝接一般用切接在春季3月萌芽前進行。接活后經3?4年培育,可出圃栽植。(4)蚜蟲:蚜蟲主要危害櫻花芽、新葉花蕾部位,以刺吸式口器吸吮植物體內的汁液,被害的植株部分生長緩慢,葉片皺縮卷曲,嚴重者脫落,花蕾被害則不能正常發(fā)育,導致脫落。
櫻花病害主要有穿孔性褐斑病:在5至6月時發(fā)生,葉出現紫褐色小點,后漸擴大成圓形,病斑部位干燥收縮后成為小孔、病菌多在病枝病葉上過冬,發(fā)育最適溫度為251至281,借風傳播,在多雨季節(jié)有利于侵染發(fā)病,樹勢衰弱,排水不良,通風透光差時,病害發(fā)生嚴重。新梢萌發(fā)前,可噴灑3至5波美度石硫合劑,發(fā)病期可噴灑160倍波爾多液或505%苯來特可濕性粉劑1000至2000倍液,或15%代森鋅600倍液至800倍液。春植應早春萌芽前進行,種植后要將花蕾摘除,以減少養(yǎng)分的消耗,保證其成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