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
耐侯鋼運用
耐侯鋼運用
一、耐候鋼和耐火鋼可減小鋼結構的維護費用,為解決外露無防護鋼結構的防火防腐問題提供了新的解決方案, 如高壓電塔
二、耐火耐候鋼的制作安裝工藝與常規(guī)鋼材基本相同,設計方法亦與普通鋼結構相同,但需要更多試驗驗證
三、高強度耐候鋼已在橋梁工程中推廣應用,需要研究設計理論和方法
四、耐火耐候鋼也可運用于樓承板
首先由于耐候鋼板的耐腐蝕性很強,在自然環(huán)境下,一般從全新鋼板到生成具有穩(wěn)定的、致密的銹紅色保護層中間材料表面的顏色經歷從藍黑色到淺黃色,到橙紅色,再到銹紅色,后紅褐劇烈的、不均勻的變化過程。華南地區(qū)起碼需要經歷1到2年的時間,對于部分干燥地區(qū)還可能更長去到5到6年。華南地區(qū)即使要生成簡單的淺銹黃色,也需要2-3個月左右且容易被擦落銹層。而對于大部分房地產或公園建筑的園林景觀工程工期較緊,一般要三個月內完工,這無疑是一個難攻克的難題之一!
其次,自然發(fā)銹耐候鋼形成銹層過程受當?shù)氐乩砦恢?、當?shù)靥鞖?、所處位置(面向東南還是西北)等影響較大,容易形成顏色不均勻的銹層、銹層厚度不均勻的銹層,大大影響形成的效果,摧毀設計師的一番心血!
“生銹鋼鐵是工業(yè)時代的縮影,很多設計師利用它突出一種獨特的工業(yè)審美和文化記憶功能。而且,銹跡斑駁的表面容易使人產生歷史滄桑之感,從而將‘時間’這樣一個無法達到的概念視覺化,所以它便很自然地被應用到一些紀念性園林創(chuàng)作當中。又由于玻璃、金屬等材料具有簡潔現(xiàn)代的形態(tài)特征,于是銹蝕鋼鐵也常常被賦予科技、藝術創(chuàng)意的標簽而應用在一些時尚或辦公環(huán)境當中。”
特厚鋼板用原料有幾種,其生產方式和特點是什么?
特厚鋼板用原料制造工藝技術可歸為兩類:一類是對傳統(tǒng)厚鋼錠、連鑄板坯進行特殊處理;第二類是開發(fā)高質量的鑄錠。采用一類思路的方法有JFE的鍛造一軋制法和焊接復合鋼坯法、住友金屬的連鑄大壓下法、日本鋼管的規(guī)定壓縮比和末道次壓下量的軋制法等,其中鍛造一軋制法和焊接復合鋼坯法的實用性較強,利用現(xiàn)有設備即可實施,但由于需要二火成材,具有能耗高的缺點。采用第二種方法的有電渣重熔技術、定向凝固技術等,采用以上技術生產的鋼錠純凈度高、成分均勻、結晶組織致密,內部的非金屬夾雜、各種偏析以及常見的縮孔、疏松等缺陷較傳統(tǒng)鑄錠大為減少,故采用較小的壓縮比也能生產出厚鋼板。電渣重熔技術工藝復雜,需專門的設備,投資較大,而定向凝固技術簡單易行,投資較少,但材料利用率較低,輔材消耗量大。
F面重點介紹幾種典型生產方式及其特點。
(1)連鑄坯軋制技術:連鑄板坯內部質量良好,能耗低,成材率高,采用普通連鑄坯為原料軋制特厚鋼板是近年來各生產企業(yè)重點研究的特厚鋼板生產工藝。但是由于目前國內外超大連鑄坯厚度為400mm,一般不超過320mm,受到壓縮比的限制,生產150mm以上的特厚鋼板往往難度很大。
(2)大型模鑄鋼錠軋制技術:這是國內軋制特厚鋼板的傳統(tǒng)生產工藝。這種軋制方法盡管可以保證一定的壓縮比,但是由于模鑄工藝的天性缺陷,存在一系列問題:一是大型模鑄鋼錠內部偏析幾乎無法避免,質量無法保證;二是鋼錠澆鑄工序蠔能耗大,還對環(huán)境造成一定的污染;三是軋制成材率低,一般不超過70%。
(3)大型模鑄鋼錠鍛造技術:這是國內外目前應用比較廣泛的一種特厚鋼板生產技術。為了克服模鑄鋼錠內部質量差的缺點,對于模鑄鋼錠采用鍛壓機反復進行鍛打,以改善鋼板內部質量。與軋制法生產方式相比,生產效率低,成本高,成材率低,產品質量同板差異性大。
中國45碳素結構鋼含量是什么
碳素結構鋼中08、10、15、20、25等牌號屬于低碳鋼,其塑性好,易于拉拔、沖壓、擠壓、鍛造和焊接。其中20鋼用途廣,常用來制造螺釘、螺母、墊圈、小軸以及沖壓件、焊接件,有時也用制造滲碳件。30、35、40、45、50、55等牌號屬于中碳鋼,因鋼中珠光體含量增多,其強度和硬度較前提高,淬火后硬度可顯著增加。
?
其中,以45鋼為典型,它不僅強度、硬度較高,且兼有較好塑性和韌性,即綜合性能優(yōu)良。45鋼在機械結構中用途廣,常用制造軸、絲杠、齒輪、連桿、套筒、重要螺釘和螺母等。60、65、70、75等牌號屬于高碳鋼。它們經過淬火、回火后不僅強度、硬度.???
碳素結構鋼物理性質:?
●化學成份:碳?C?:0.47~0.55?硅?Si:0.17~0.37?錳?Mn:0.50~0.80?硫?S?:≤0.035?磷?P?:≤0.035?鉻?Cr:≤0.25?鎳?Ni:≤0.25?銅?Cu:≤0.25?
●力學性能:? 抗拉強度?σb?(MPa):≥630(64)?屈服強度?σs?(MPa):≥375(38)?伸長率?δ5?(%):≥14??斷面收縮率?ψ?(%):≥40?沖擊功?Akv?(J):≥31(4)??沖擊韌性值?αkv?(J/cm2):≥39(4)? 硬度?:未熱處理,≤241HB;退火鋼,≤207HB?試樣尺寸:試樣尺寸為25mm?
●熱處理規(guī)范及金相組織:?熱處理規(guī)范:正火,830℃;淬火,830℃;回火,600℃。?金相組織:珠光體 鐵素體。?
●交貨狀態(tài):以不熱處理或熱處理(退火、正火或高溫回火)狀態(tài)交貨。要求熱處理狀態(tài)交貨應在合同中注明,未注明者按不熱處理交貨。
硬度與其他力學性能的關系
由于硬度與抗拉強度有一定的換算關系,而其他一些力學性能又與抗拉強度有關,因此硬度與其他力學性能也有一定的關系。
實踐證明,由于布氏硬度(HB)與抗拉強度(σb)的關系為σb≈1/3HB,而彎曲疲勞極限(σ-1)與抗拉強度(σb)之間的關系為σ-3≈1/2σb,因而σ-1與HB之間存在下列近似關系:
σ-1≈1/6HB
此外,對中低強度鋼,人們還獲得如下的經驗關系式:
碳鋼σ-1=12 HRC 122
高強度合金鋼σ-1=8.7(1 1.35ψ)HRC(ψ為面縮率)
即疲勞極限與靜強度間有大致的直線規(guī)律。
在一些資料中還給出了某些材料更具體的彎曲疲勞限與抗拉強度的近似關系式,例如對碳鋼有σ-1=0.35σb 12.2;對灰鑄鐵有σ-1=0.25σb 2;對鋁有σ-1=(0.25~0.4)σb;對單相黃銅有σ-1=(0.3~0.4)σb關系等。將這些關系或“黑色金屬硬度與抗拉強度的關系”和“有色金屬硬度與抗拉強度的關系”給出的HB與σb的換算數(shù)據(jù)結合起來,就不難得出σ-1與HB的換算數(shù)據(jù),即由布氏硬度(HB)推知彎曲疲勞極限(σ-1)。
由彎曲的疲勞勞極限(σ-1)還可以導出其他應力下疲勞極限與硬度的關系,其換算有下更公式:
抗壓疲勞 σ-1P =0.85σ-1(鋼)
σ-1P =0.65σ-1(鑄鋼)
扭轉疲勞 τ-1 =0.8σ-1(鑄鐵)
還有資料證明,對于一般碳鋼,當硬度為HRC 40~45時具有的疲勞強度,但以完全淬火和回火為前提,這也恰是上述σ-1與HRC關系式應用的上限值。硬度再升高,疲勞極限反而下降。
此外,硬度與耐磨性或抗磨性、可切削性等也有一定的關系。一般情況下,若其他條件相同,硬度值越高,耐磨性(或抗磨性)越好,如量具、刃具和磨球等就是如此。硬度高低可表現(xiàn)可削性的好壞。如許多材料(特別是鋼鐵材料),當其硬度值處于179~230 HB范圍時,其可切削性能,過高或過低都會使其可切削性變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