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達到性能化,單靠ABS樹脂自身的性能難以達到的,只有通過ABS的合金化,尤其是ABS樹脂與聚碳酸酯(PC)、聚對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聚對苯二甲酸丁二chun酯(PBT)、聚氨酯(PU)等工程塑料的合金化才能達到,因而,ABS樹脂的合金化是ABS樹脂一個重要的發(fā)展方向。ABS樹脂與其它樹脂組成合金后,其綜合性能大幅度提高,不僅滿足了終端產(chǎn)品的性能化要求,提高了產(chǎn)品的競爭力,而且拓寬了產(chǎn)品的應用領域。

形成收縮痕的原因可能有一個或多個,包括加工方法、部件幾何形狀、材料的選擇以及模具設計等。其中幾何形狀和材料選擇通常由原材料供應商決定,且不太容易改變。但是模具制造商方面還有很多關于模具設計的因素可能影響到收縮。冷卻流道設計、澆口類型、澆口尺寸可能產(chǎn)生多種效果。例如,小澆口如管式澆口比錐形的澆口冷卻得快得多。澆口處過早冷卻會減少型腔內(nèi)的填充時間,從而增加收縮痕產(chǎn)生的幾率。對于成型工人,調(diào)整加工條件是解決收縮問題的一種方法。填充壓力和時間顯著影響收縮。部件填充后,多余的材料繼續(xù)填充到型腔中補償材料的收縮。填充階段太短將會導致收縮加劇,會產(chǎn)生較多或較大的收縮痕。這種方法本身也許并不能將收縮痕減少到滿意的水平,但是成型工人可以調(diào)整填充條件改善收縮痕。

采用PC/ABS材料時,五個試驗方法產(chǎn)生的收縮比標準凸柱產(chǎn)生的收縮少。所有的去除熱量的方法效果很好,取代材料的方法中只有加載彈簧的凸柱的方法比標準凸柱效果好,而彈簧的預加載壓力對性能的影響尤為突出。氣體輔助方法的結果不是決定性的:使用該種模具和材料,由于制品壁太薄,熔融-冷卻速度太快,從而氣體滲透很難保持一致。發(fā)泡試驗也沒有決定性的影響。部件表面明顯的裂紋表明,在本方法還不能與其他方法相提并論之前,應該減少發(fā)泡劑的數(shù)量。

使用PPE/PS樹脂時,加載彈簧的凸柱同樣表現(xiàn)出色。其他三種取代材料方法,包括伸出式凸柱法和氣體輔助成型法效果也比標準凸柱的效果好。對于去除熱量法,只有鈹-銅凸柱方法比標準凸柱方法的效果好。
而圓頭凸柱方法對于兩種材料的效果都不好。意外的是伸出式凸柱方法對于PC/ABS材料而言效果很不好,而二十年來,伸出式凸柱一直是推薦的方法。這些試驗結果表明這些方法對于不同材料而言效果并不是相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