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
在養(yǎng)殖過程中,一般情況下每月添料一次。要定期清理蚓糞并將蚯蚓分離出來,這是促進蚯蚓正常生長的重要環(huán)節(jié)。將大小蚯蚓分開飼養(yǎng),因為混養(yǎng)可能造成成蚓自溶而影響產量。
防止傷害蚯蚓的天敵很多,如水蛭、蟾蜍、蛇、鼠、鳥、蟻、螨等。養(yǎng)殖床(地)要遮光,切忌強光直射,不要隨意翻動養(yǎng)殖床,保持安靜的環(huán)境,避免、工業(yè)廢氣(包括煤氣)的污染。
蚯蚓的采收方式
蚯蚓養(yǎng)到一定程度,除了一部分用于繼續(xù)繁殖以外,其余采收用來飼養(yǎng),飼養(yǎng)方法不同采收方法也不一樣。
蚯蚓在臺灣省是個熱門的商品,光是食品方面用途就很廣,可以將蚯蚓作為通心粉和糕的主要原料,作為菜肴的還有各種名稱,例如"鳳巢"就是用蚯蚓炒蛋,"龍鳳配"是用蚯蚓燉雞, "千龍戲珠"是 煮鴿蛋。因為蚯蚓可以制成20多種的烹調菜肴和點心,所以在當地被稱為蚯蚓大餐。 在國外食用蚯蚓較普遍,新西蘭的毛里族人以8 種蚯蚓作為食用的佳品和禮物,互相贈送。
蚯蚓蛋白中精氨酸的含量為花生蛋白的2倍,是魚蛋白的3倍;色氨酸的含量則為動物血粉蛋白的4倍,為牛肝的7倍。 不僅蚯蚓的身體含有大量的蛋白質,就是在它的糞粒里也同樣含有一定量的蛋白質,日本食品分析中心曾經對蚯蚓糞進行過分析,在含水量只有11%左右的時候,蚓糞內所含的全氮約3.6%,以此換算粗蛋白為22.5%。因此蚯蚓與蚓糞均可共畜、禽和魚類食用。用蚯蚓糞做飼料時,添加量一般為5%--20%,不會影響飼料的質量,對于養(yǎng)豬、養(yǎng)魚來說還會提高動物的適口性,飼喂的方法來發(fā)酵或制作成顆粒后投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