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
生物芯片的研究始于20世紀80年代中期,自從1996年美國Affymetrix公司成功地制作出世界上首批用于篩選和實驗室試驗用的生物芯片,并開發(fā)出了配套的芯片檢測系統(tǒng),此后世界各國在芯片研究方面快速前進,不斷有新的突破。在無菌但空的塑料培養(yǎng)皿的底部邊緣(而不是蓋子)的邊緣貼上標簽,至少要標上您的姓名,日期,生長培養(yǎng)基的類型以及要添加到融化的瓊脂培養(yǎng)基中的生物的類型。中國是世界上較早批準生物芯片進入臨床應用的國家之一,到目前為止,國內已有多款基因芯片產品獲得不同形式的證書。
新型公開了一種可離心的分液漏斗,它包括由上至下依次包括漏斗蓋(1)和漏斗體(2),所述的漏斗體(2)的底部套有漏斗底蓋(3),漏斗底蓋(3)旋套在漏斗體(2)上,在漏斗體(2)內腔的底部(9)設有通孔I(4),通孔I(4)穿過漏斗體(2)的底部,在漏斗底蓋(3)上設有通孔II(5),當需要進行離心時,旋動漏斗底蓋(3)使通孔I(4)與通孔II(5)錯開,當需要進行分液時,在通孔II(5)內插有導管(6),旋動漏斗底蓋(3)使通孔I(4)與通孔II(5)對準相連通,通孔I(4)通過通孔II(5)與導管(6)連通。塑料培養(yǎng)皿用于研究生物體進化進程、觀察生物體運動,可在顯微鏡載物臺上直接進行觀察。本實用新型不但可以避免浪費,節(jié)約實驗成本,而且操作方便,使用壽命長。
根據塑件的基本要求和塑料的工藝性能,認真分析塑件的工藝性,正確確定成型方法及成型工藝,選擇合適的塑料注射成型機,然后進行塑膠模具設計。
設計時所需注意事項:
? 1、考慮塑料注射成型機工藝特點和模具設計的關系;
? 2、模具結構的合理性、經濟性、適用性和切合實際可行性。
? 3、結構形狀及尺寸的正確性,制造工藝可行性,材料及熱處理要求和正確性,視圖表達,尺寸標準,形狀位置誤差及表面粗糙度等技術要求要符合國際標準或國家標準。
? 4、設計時應考慮到便于加工與維護維修,安全可靠等因素。
? 5、結合生產實際條件考慮設計模具的加工容易,成本低。
? 6、對于復雜的模具,考慮采用機械加工方法或是采用特殊加工方法,加工后如何裝配,試模后具有足夠的修模余量等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