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型純銅香爐是銅做的焚香器具,是歷史悠久的漢族傳統(tǒng)工藝品。銅香爐用于燒香,拜佛,和祭祀等場合的使用,之后銅香爐逐步的替代了香爐。明初到清中朝時就是銅雕制作的頂峰階段,銅香爐的鑄造藝術(shù)成了獨特的傳統(tǒng)。
大型純銅香爐是中國文化中不可缺少的一個部分,在中國眾多的物品中,銅香爐可謂是一顆璀璨明珠。筆劃中聯(lián)著銅質(zhì)導致不清晰,致使筆劃不清、缺少、多余的皆不可取。在青銅器時代的晚期銅香爐便已經(jīng)開始出現(xiàn)在生活中。后來器材的材料逐漸被鐵取代,銅開始逐漸的出現(xiàn)在各種生活用品上,各種造型精美的銅工藝品開始出現(xiàn),銅香爐在這一時期也得到了廣泛的推動。
銅香爐、香具要經(jīng)常擦拭,保持潔凈以增加美感,不失莊重。爐面上灰塵也會吸附香爐的靈氣與光澤。所以無論哪種材質(zhì)的香具,保持潔凈是十分重要的;
銅香爐爐具的移動要輕拿輕放,以免碰撞損傷。爐具表面要防止酸性、堿性物質(zhì)的損傷,不論哪種材質(zhì)的爐具被酸堿性物質(zhì)侵害后都會造成不可挽回的損失。不常用的爐具要放在干燥通風架上或經(jīng)??梢钥吹降玫胤剑员闾嵝炎约杭皶r養(yǎng)護。
銅香爐是我國古代早使用金屬材料的銅器,銅香爐鑄造廠,銅香爐是銅做的用來焚香用的器具,在寺廟等地比較常用,是人們用來插香用的器具。銅香爐在每個朝代,每個時代都不一樣,制作銅香爐的工匠把銅香爐做成人們需要的各種形式,人們制作出來的香爐有熏衣銅香爐、寺廟銅香爐、擺設(shè)銅香爐、裝飾品銅香爐等。西漢之前,人們使用茅香,即將薰香草或蕙草放置在豆式香爐中直接點燃,雖然香氣馥郁,但煙火氣很大。焚香是古人的傳統(tǒng),用香熏衣見客時才不會失了禮儀。古人讀書時也必然焚香,驅(qū)除室內(nèi)的濁氣,讀書才會更加專心。盛行后銅香爐更是在寺廟中大范圍的出現(xiàn),無論是達官貴人還是黎民百姓都會在銅香爐里點上自己的一炷香,祈求生活越來越好。

香爐的款式很多,有大、小、方、圓、長,短不一;質(zhì)料也有銅、鐵、錫、石、陶瓷之別,以示身價有異;刻著不同的花紋和文字,表示用途各別不同。家庭中供有祖先牌位的,都在供桌上端端正正的放著一個香爐。如果徒在家里供了佛象,也不忘放一個香爐;道教徒拜神明也用香爐,都作焚香之用,香爐種類繁多,不同形狀的香爐,供在不同的位置、焚燒不同的香。1968年在河北漢代中山靖王劉勝墓中出土的錯金博山爐就是見證,其造型和工藝已達到高峰。如大雄寶殿中央或門外丹墀的大香爐,多是銅鐵等金屬鑄造或石雕的,爐身刻有該寺寺名,供信徒插線香之用。大殿供桌上的香爐,有銅、石或瓷質(zhì)的,用以焚燒香。佛寺的大殿都有一個長方形的爐盤,放著一個焚燒香的精致小香爐,盤子前垂著刺繡的爐圍,很莊嚴美觀,是住持和尚上香專用的;大殿的佛事完畢,如要到其他配殿禮拜,侍者師就捧著爐盤前行,和尚便隨后到配殿上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