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
高質量的小物鏡即便是 20mm 也可以在野外提供令人驚異的滿意圖象,特別是白天光線良好以及距離較近的情況下。對于普通的野外觀測, 30-35mm 已經(jīng)可以提供足夠的細節(jié)表現(xiàn),除非是在惡劣的光線條件下。事實上,在通常的觀鳥距離上( 40-60 英尺),幾乎所有的望遠鏡都看起來不錯(只有直接互相對比才能分出優(yōu)劣)。如果需要各種條件下都有很好的表現(xiàn),那么就需要 40-50mm 口徑的物鏡(所謂“全尺寸”, 20-29mm 為“口袋尺寸。便攜望遠鏡, 30-35mm 為中尺寸望遠鏡)
觀鳥鏡鏡身材料:機型會采用鋁鎂合金來制造鏡身,牢靠輕便,當然價格不菲。還有些機型會采用復合材料來制造,我一般更相信金屬的持久性,畢竟經(jīng)過了時間的考驗。這些新材料的壽命到底有多久,還有待時間的檢驗。常見的機身都是用鋁合金制造的,既便宜又牢靠,看在價格的份上,就不必在意重量比鋁鎂合金重了那么一點點了。還有很多的鏡身采用塑料制造,或者是用薄鐵皮卷成,價格更便宜,但是壽命就更低了,不建議購買
較常見的物鏡采用雙膠合結構,就是把兩片不同折射率的玻璃膠合在一起,以獲得消色差的效果。物鏡會采用雙分離結構,就是把兩片不同折射率的鏡片適當?shù)姆蛛x,和雙膠合結構比可以增加兩個變量(中間鏡片的曲率和鏡片間距),以獲得更好的像差矯正效果。更好的物鏡則采用三分離結構,也就是采用三片分離式鏡片,不過這樣的結構似乎用在折射天文望遠鏡上比較多,用在觀鳥單筒鏡上的非常罕見。
出瞳直徑和規(guī)格:出瞳直徑和成像亮度以及觀察舒適性密切相關。2.5毫米的出瞳直徑適合在光線明亮的環(huán)境中觀鳥,比如8X20/10x25,這些規(guī)格的好處就是體積小重量輕,不過舒適性一般。4毫米左右的出瞳直徑則可以放寬對光線的要求,比如8X30/8X32/10x42,可以滿足大多數(shù)場合的觀鳥要求。而5毫米以上出瞳直徑,基本上是全天侯型,尤其適合在黃昏和黎明時分觀察鳥類,比如8X42/10x50,亮度清晰度舒適性都很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