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
1、天然成長環(huán)境:空氣質量一級,海拔一千多米以上,土壤未開發(fā)。
2、低密度林草地:每畝限放養(yǎng)50只,牧草肥美,確保一定的食物來源。
3、天然食物補充:稻谷、玉米、牧草(狼尾草),為雞蛋品質及食品安全提供安全保障。
4、返璞歸真放養(yǎng):每只雞每天自由奔跑10小時以上,天然防疫。
5、貼心安全保障:養(yǎng)殖過程中,不添加色素及其它人工合成化合物!0污染0添加!
6、原始本土雞種:未經現(xiàn)代商業(yè)化品種選育,自然淘汰,自然優(yōu)化,每只雞可飛2米多高,適合山林生長!
7、限產地限生長:必須是高山林子中生長,必須放養(yǎng)210天以后才開始產蛋。
肉用種雞如何提高產蛋量
肉用種雞開產期除要求產蛋多、 所產蛋合格率高、 耗料少、 種蛋受精率高、 所孵的雛雞健壯外,還需防止肉用種雞過肥、 過瘦, 以使種雞保持良好的體況和繁殖性能。
肉用種雞一般在 24 周齡產蛋率達 5%, 此時為開產, 雞開產后產蛋量會直線上升。為提高肉用種雞的產蛋量,在飼養(yǎng)管理上應做好以下幾方面工作。
1保溫與防暑
一般情況下, 冬、 夏兩季蛋雞的產蛋量較低。
冬季開放式雞舍的保溫性差, 舍內寒冷, 母雞必須通過加大攝食量和分解體內脂肪來御寒,這不僅導致母雞體質下降,而且影響飼料報酬率。夏季當氣溫超過 27℃時, 雞的呼吸、 心率加快,飲水量增加, 采食量減少, 產蛋量下降, 其所產蛋變小、 殼變薄, 所以, 冬季保暖、 夏季防暑對確保種雞產蛋量相當重要。在第三至五天接種疫M苗的時候還可以根據(jù)手感、嗉囊來挑出,單獨飼養(yǎng)。
1 體重管理到達產蛋高峰后,雞群的體重應該繼續(xù)增長,但是維持在比較低的周增重水平;要求每周對雞群進行稱重, 產蛋高峰后種母雞的增重必須與目標要求一致(15~20g/周)。如果增重不合適, 種母雞得不到足夠的營養(yǎng)攝入導致總產蛋率會降低。如果種母雞增重太快,高峰后的產蛋率維持以及受精率會降低, 并且死淘率也會相應的增加。肉種雞通常在產蛋高峰以后隨著日齡的增長,產蛋率和受精率會有不同程度的下降。
1.2 蛋重管理每周都要對蛋重進行測定,了解實際蛋重與標準蛋重的差異, 以采取正確的應對措施。蛋重或體重增加不足或過多,說明營養(yǎng)攝入不正確,若不做調整,勢必導致較差的產蛋性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