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
如何提高壓鑄模具的壽命?
如何提高壓鑄模具的壽命? 壓鑄模具失效形式主要有:尖角、拐角處開裂、劈裂、熱裂紋(龜裂)、磨損、沖蝕等。造成壓鑄模具失效的主要原因有:材料自身存在的缺陷、加工、使用、維修以及熱處理的問題。 壓鑄模具由于生產周期長、投資大、制造精度高,故造價較高,因此希望模具有較高的使用壽命。但由于材料、機械加工等一系列內外因素的影響,導致模具過早失效而報廢,造成極大的浪費。 眾所周知,壓鑄模具的使用條件極為惡劣。以鋁壓鑄模具為例,鋁的熔點為580-740℃,使用時,鋁液溫度控制在650-720℃。在不對模具預熱的情況下壓鑄,型腔表面溫度由室溫直升至液溫,型腔表面承受極大的拉應力。開模頂件時,型腔表面承受極大的壓應力。數千次的壓鑄后,模具表面便產生龜裂等缺陷。 由此可知,壓鑄使用條件屬急熱急冷。模具材料應選用冷熱疲勞抗力、斷裂韌性、熱穩(wěn)定性高的熱作模具鋼。H13(4Cr5MoV1Si)是目前應用較廣泛的材料,據介紹,國外80%的型腔均采用H13,現在國內仍大量使用3Cr2W8V,但3Cr2W8VT_藝性能不好,導熱性很差,線膨脹系數高,工作中產生很大熱應力,導致模具產生龜裂甚至,并且加熱時易脫碳,降低模具 制造壓鑄模具的材料,無論從哪一方面都應符合設計要求,保證壓鑄模具在其正常的使用條件下達到設計使用壽命。因此,在投入生產之前,應對材料進行一系列檢查,以防帶缺陷材料造成模具早期報廢和加工費用的浪費。常用檢查手段有宏觀腐蝕檢查、金相檢查、超聲波檢查。 (1)宏觀腐蝕檢查。主要檢查材料的多孔性、偏柝、龜裂、裂紋、非金屬夾雜以及表面的錘裂、接縫。 (2)金相檢查。主要檢查材料晶界上碳化物的偏析、分布狀態(tài)、晶料度以及晶粒間夾雜等。 (3)超聲波檢查。主要檢查材料內部的缺陷和大小。
壓鑄模具材料介紹及對策
壓鑄模具材料介紹 壓鑄模*廣泛使用的材料是H13,SKD61,8407等,但由于壓鑄件的大型化其所需的模具也向大型發(fā)展,為了抑止模具的淬火變型和裂紋,需開發(fā)提高韌性的低變形急速冷卻技術,提高模具材料的韌性水平。提高壓鑄的生產效率和降低成本需高循環(huán)周期運行,高循環(huán)運行與過去的模具相比由于冷卻不足而加大了熱負荷,使模具的表面溫度上升從而使熱裂提早產生。由于內部冷卻孔的增加和更接近型腔,內部冷卻孔與型腔面的溫差使拉張熱應力負荷增大剛性降低,而易產生應力腐蝕裂,使水漏連結到型腔從而降低了模具壽命。因而需要開發(fā)比SKD6l更能提高壽命的新型材料。
鋁壓鑄件有黑斑是什么原因
大家可能會發(fā)現,有的時候鋁壓鑄件在磨光時候,會有黑斑。為什么會產生這種現象呢,沃馳為您解答:
原因有幾種。有可能是壓鑄模具制造氧化矽,或氧化鋁的形成。解決的方法很簡單,使用新鮮的鋁錠。
其次可能來自於脫模劑。可能是鋁壓鑄件脫模劑噴的太多,也有可能是脫模劑的有機物含量過高。
這些有機物在熱熔鋁的溫度下,有些被還原成碳元素,有些變成有機大分子聚合物。這些碳分子和聚合物的混合,在中山鋁壓鑄加工鋁鑄件形成時,被包含在表層,成為我們看到的黑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