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
重慶里氏硬度計測試原理
一、里氏硬度計沖擊裝置
里氏硬度度有D、DC、D=15、C、G、E、DL七種:
D:外型尺寸:f20*70mm,重量:75g.通用型,用于大部分硬度測量。
DC:外型尺寸:f20*86mm,重量:50g。沖擊裝置很短,主要用于非常局促的地方,例如孔或圓筒內(nèi)。
D 15:外型尺寸:f20*162mm,重量:80g。頭部細小,用于溝槽或凹入的表面硬度測量。
C:外型尺寸:f20*141mm,重量:75g。沖擊能量很小,用于測小輕、薄部件及表面硬化層。
G:外型尺寸:f30*254mm,重量:250g。沖擊能量大,對測量表面要求低。用于大、厚重及表面較粗糙的鍛鑄件。
E:外型尺寸:f20*162,重量80g壓頭為人造金剛石,用于硬度極高材料的測定。
DL:外形尺寸:f20*202mm,重量:80g頭部更加細小,用于狹窄溝槽及齒輪面硬度的測定。
二、異型支撐環(huán)的使用
在現(xiàn)場工作中,經(jīng)常遇到曲面試件,各種曲面對硬度測試結(jié)果影響不同,在正確操作的情況下,沖擊落在試件表面瞬間的位置與平面試件相同,故通用支撐環(huán)即可。但當曲率小到一定尺寸時,由于平面條件的變形的彈性狀態(tài)相差顯著會使沖擊體回彈速度偏低,從而使里氏硬度示值偏低。因此對試樣,建議測量時使用小支撐環(huán)。對于曲率半徑更小的試樣,建議選用異型支撐環(huán)。
了解里氏硬度計,看這篇就夠了
什么是里氏硬度計?
里氏硬度計是一種測定金屬材料硬度特性的計量檢測儀器,它以里氏硬度試驗為理論依據(jù),結(jié)合先進的微電子技術(shù)研制而成。
里氏硬度計的發(fā)展歷程是怎樣的?
里氏硬度試驗理論后的1979年,初臺里氏硬度計在瑞士誕生。在中國,初臺里氏硬度計由時代集團公司于1988年研制成功。多年來,里氏硬度計已有了長足的發(fā)展。
里氏硬度計的特點有哪些?里氏硬度計相比其它的硬度計,有其無可替代的優(yōu)點:
a) 可檢測臺式機無法檢測的工件
b) 便攜性良好
c) 檢測效率很高
d) 試樣表面損傷輕微
里氏硬度計適用于哪些場合?
a)模具型腔
b)重型工件
c)壓力容器、汽輪發(fā)電機組及設(shè)備的失效分析
d)軸承及其它零件
e)試驗空間很狹小的工件,如凹槽、內(nèi)孔等部件
f)要求對測試結(jié)果有正規(guī)的原始記錄
g)技術(shù)材料倉庫的材料區(qū)分,如退火或調(diào)質(zhì)鋼
h)大型工件大范圍內(nèi)多處測量部位的快速檢驗
里氏硬度計在金屬材料硬度檢測方面有著非常廣泛的應(yīng)用,在保證產(chǎn)品質(zhì)量,進行失效分析等方面發(fā)揮了重要的作用。
硬度試驗方法有哪些?哪些因素影響材料的硬度
那么常見的硬度測試方法有哪些呢?
劃痕硬度:選一根一端硬一端軟的棒,將被測材料沿棒劃過,根據(jù)出現(xiàn)劃痕的位置確定被測材料的軟硬。
壓入硬度:用一定的載荷將規(guī)定的壓頭壓入被測材料,以材料表面局部塑性變形的大小比較被測材料的軟硬
回跳硬度:使一特別制作的小錘從一-定高度自由下落沖擊被測材料的試樣,并以試樣在沖擊過程中儲存( 繼而釋放)應(yīng)變能的多少(通過小錘的回跳高度測定)確定材料的硬度。
這些試驗過程中,哪些因素會影響材料的硬度呢?
影響因素之一:
材料本身的特性,如楊氏模量、屈服強度、抗拉強度。
顯然,材料本身是影響其硬度的關(guān)鍵因素。
影響因素之二:
測量本身的儀器條件:測量方法、壓頭類型、壓力大小等。
試驗條件不同,硬度不同
例如:大人和小孩分別坐在同- -張沙發(fā)上,此時坐姿不同,重量不同,
體積不同,沙發(fā)的變形量并不- - 定真實的反映了沙發(fā)的硬度
影響因素之三:
試驗方法不同,硬度的物理意義不同。
例如:布氏硬度試驗,是比較不同材料單位面積上所受抗力的大小,而洛氏硬度沒有量綱,只是在使用同-標尺條件下,以數(shù)值大小來比較硬度值的高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