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
容易忽略的需求:面料
其實,用禽類羽毛保暖,可以追溯到幾千年前。早在西周時期,我們中原地區(qū)的獵人,就穿上了粘著羽毛的毳(cuì)衣。
而真正意義上的羽絨服,卻只有不到80年的歷史。羽毛天然存在,為什么羽絨服姍姍來遲?就是因為面料不到位啊。
↑埃迪·鮑爾羽絨服設(shè)計圖1940年,美國人埃迪·鮑爾(Eddie Bauer)才研究出絎縫技術(shù),制作出件羽絨服,并申請了專利。
大家挑羽絨服的時候,基本都知道要看含絨量、蓬松度這些,卻容易忽略面料。
大家?guī)讉€挑選羽絨服的小技巧。
挑選羽絨服的時候,我們要先看它的標(biāo)簽,標(biāo)簽上主要看這三個信息,填充物、充絨量、含絨量。
下面這件羽絨服的填充物是灰鴨絨,充絨量是120克,含絨量是90%。
這個是什么意思呢?
一般羽絨服的填充物主要分為鴨絨和鵝絨,鵝絨的保暖性要好于鴨絨。鴨絨又分為白鴨絨和灰鴨絨,它們除了顏色不一樣,保暖性是沒有什么差別的,同樣鵝絨也分為白鵝絨和灰鵝絨,它們也是除了顏色不同以外,保暖性是沒有差別的。
另外羽絨的種類也是羽絨服好壞的一個重要因素,一般常見的就是鴨絨和鵝絨。可能大家也注意到,同一個品牌,可能款式什么的都差不多的一件羽絨服,價格上卻相差很多,往往用鵝絨的都要比用鴨絨的貴。那是因為,相對于鴨絨而言,鵝絨的品質(zhì)會更好,絨朵大,中空度高、蓬松性好、回彈性好,更加輕便且無異味,儲存空氣的能力更強,所以保暖性更強。